[实用新型]非接触式车辆制动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29640.6 | 申请日: | 200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56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范双;范巨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双 |
主分类号: | B60L7/10 | 分类号: | B60L7/1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世林 |
地址: | 130025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车辆 制动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电子自动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非接触式车辆制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电子自动控制制动是刚刚兴起的一门新技术,是未来车辆设计和制造的发展方向。目前国际上只有单一的电动机制动,通过采取制动部分的能量回收的技术还没有开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于车辆上使用的非接触式车辆制动控制装置。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依据通过对在一定强度磁场中导线的移动,改变通过电流的大小,使导线通电后产生变化的磁场强度与原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排斥力的电磁效应原理,用于车辆上的制动系统,使车辆运行时车轮产生制动力矩。并通过一定强度磁场中移动导线速度的改变,使磁电相互转化,在导线中将产生电流,将此电流通过线路回收并储存,实现车辆能量的再回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非接触式车辆制动控制方法,在控制系统ECU1的控制下,依靠制动踏板传感器2信号的输入,所控制执行的是制动力至车轮的输出工况;依靠扭矩或空档传感器3的在档信号或无扭矩信号与加速踏板传感器4的怠速位置输入信号的组合,所控制完成车辆运行中车轮滑行时的能量回收工况。
一种非接触式车辆制动装置,其由控制系统ECU1和与其线连接的制动踏板传感器2、扭矩或空档传感器3、加速踏板传感器4、控制制动输出模块16、能量控制回收模块17,以及电源15、固定盘9、旋转盘13组成,控制制动输出模块16和能量控制回收模块17分别与电源15连接,并通过接线插头8与固定盘9表面的线圈10连接,固定盘9安装在旋转盘13相对应位置的车架上,旋转盘13与车轮连接并随车轮旋转。
所说的控制制动输出模块16由依次连接的功率放大器5、正向二级管电路6、换向器7组成,功率放大器5分别与控制系统ECU1和电源15连接,换向器7接线插头8与固定盘9表面的线圈10连接。
所说的能量控制回收模块17由依次连接的整流、稳压、滤波电路12,反向二级管电路11和换向器7组成,反向二级管电路11分别与功率放大器5和电源15连接,整流、稳压、滤波电路12通过换向器7和接线插头8与固定盘9表面的线圈10连接。
所说的固定盘9表面的线圈10为多匝,绕在固定盘9的表面,旋转盘13上均匀并与线圈匝数对等分割成多个安装孔用以安装磁铁14。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式车辆制动装置依靠现代电子控制的先进技术而取缔传统直接磨擦制动技术,不但提高了制动的可靠性、耐久性,而且降低了噪音,净化了环境。能量的回收是今后车辆发展方向和目标,便于在各种类型的车辆上安装使用。
1、该装置可以作为一独立系统安装于车辆使用;
2、可以取缔原有的制动装置的直接磨擦制动方式,没有制动噪音、不能因使用期过长时发生制动失效和制动发生故障,结构简单,制动响应及时,使用寿命长;
3、该装置在装有ABS或ASR系统车辆上使用更为方便简捷。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非接触式车辆制动方法和装置的系统结构图;
图2本实用新型非接触式车辆制动方法和装置的实施结构图;
图3本实用新型非接触式车辆制动方法和装置的原理图。
图中:1.控制系统ECU 2.制动踏板传感器 3.扭矩或空档传感器 4.加速踏板传感器5.功率放大器 6.正向二级管电路 7.转换器 8.接线插头 9.固定盘 10.线圈 11.反向二级管电路 12.整流、稳压、滤波电路 13.旋转盘 14.磁铁 15.电源 16.控制制动输出模块 17.能量控制回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非接触式车辆制动装置,由控制系统ECU1和与其线连接的制动踏板传感器2、扭矩或空档传感器3、加速踏板传感器4、控制制动输出模块16、能量控制回收模块17,以及电源15、固定盘9、旋转盘13组成,控制制动输出模块16和能量控制回收模块17分别与电源15连接,并通过接线插头8与固定盘9表面的线圈10连接,固定盘9安装在旋转盘13相对应位置的车架上,旋转盘13与车轮连接并随车轮旋转。
所说的控制制动输出模块16由依次连接的功率放大器5、正向二级管电路6、换向器7组成,功率放大器5分别与控制系统ECU1和电源15连接,换向器7接线插头8与固定盘9表面的线圈1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双,未经范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296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壁挂式智能语音教学系统
- 下一篇:小型便携式T型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