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示踪二氧化碳激光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32963.0 | 申请日: | 200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85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詹光永;宁永功;杨忠孝;詹光朝;吴太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00 | 分类号: | H01S3/00;G02F1/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4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激光器 | ||
技术领域
示踪二氧化碳激光器,属于光学技术领域,涉及二氧化碳激光器。
技术背景
Co2激光从1964年诞生至今已四十多年,现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由于Co2激光器所发出的光是波长为10.6μm的红外光,人眼看不见,使用过程中对光很不方便;加之Co2激光器是功率型器件,其输出功率一般都在3~5W以上,使用时稍不小心,就会烧伤人和物,因此,如何方便及安全地使用Co2激光器是个头痛而极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技术背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示踪二氧化碳激光器,具有示踪功能,能够解决普通二氧化碳激光器发出的Co2激光的示踪问题;相比较普通二氧化碳激光器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示踪二氧化碳激光器具有使用更加方便和安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示踪二氧化碳激光器,如图1所示,包括二氧化碳激光器1、并束片2和示踪光源3,其特征是,所述二氧化碳激光器1、并束片2和示踪光源3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满足:所述二氧化碳激光器1所发出的波长为10.6μm的红外光透过并束片2后的透射光与所述示踪光源3所发出的可见示踪光经并束片2反射后的反射光合成为示踪激光。
所述二氧化碳激光器1为输出功率可调的中小型二氧化碳激光器。
所述并束片2为对10.6μm波长全透,对可见光全反的平面红外元件。
所述并束片2为对10.6μm波长全透,对可见光全反的锗平面镜。
所述示踪光源3为红色半导体激光器,如图2所示。
所述示踪光源3为高亮度红色发光二级管,并含有光学准直装置4,高亮度红色发光二级管所发出的红光经光学准直装置4后变成平行光,如图3所示。
所述示踪光源3为高亮度绿色发光二级管,并含有光学准直装置4,高亮度绿色发光二级管所发出的绿光经光学准直装置4后变成平行光,如图3所示。
所述光学准直装置4为光学透镜。
所述二氧化碳激光器1、并束片2和示踪光源3可以集成为一个整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示踪二氧化碳激光器,具有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及安全的特点,避免了普通二氧化碳激光使用中对光困难,常烧伤人或物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示踪二氧化碳激光器的结构原理图。
其中,1为二氧化碳激光器,2为并束片,3为示踪光源。
图2为示踪光源3为红色半导体激光器的示踪二氧化碳激光器的结构原理图。
图3为示踪光源3为发光二极管的示踪二氧化碳激光器的结构原理图。
其中,4为光学准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示踪二氧化碳激光器包括二氧化碳激光器1、并束片2和示踪光源3;所述二氧化碳激光器1为一个腔长为300mm的Co2激光器,所述并束片2为一面双面增透、对10.6μm全透、对红光全反的锗平面镜,所述示踪光源3由发光二极管和由光学透镜构成的光学准直装置4构成。二氧化碳激光器1所发出的波长为10.6μm的红外光透过锗平面镜2后的透射光与红色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可见光经光学准直装置4准直后经锗平面镜2反射后的可见示踪光合成为示踪激光。所述腔长为300mm的Co2激光器、锗平面镜、光学准直装置4和发光二极管集成为一个整体,构成一个有示踪功能的完整器件。该示踪二氧化碳激光器经使用表明,整体器件结构紧凑、性能稳定、示踪准确、光束性质无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329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