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向阀水封引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33725.1 | 申请日: | 2006-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67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胡萍;龚仁蓉;罗凤鸣;成翼娟;刘伦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1/04;A61M27/00;A61M39/00;A61M39/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向阀 水封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封引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医疗用单向阀水封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开胸手术后,必须对胸腔内积液和气体进行引流。现使用的引流装置内的引流液有可能被胸腔内的负压吸引进入胸腔,从而引起类如胸膜炎等恶性疾病。为了不让引流液被胸腔内的负压吸引进入胸腔,现采用的方法是负压引流。负压引流采用的是恒负压,并不十分适应人体肺呼吸的胸腔内压力变化。负压吸引对引流装置气密性要求高,操作复杂。负压吸引需要一套复杂的负压设备和电源,病人不方便下床活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无须负压设备仅利用肺呼吸动作形成负压而缩短病情恢复期的单向阀水封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单向阀水封引流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引流瓶的引流液进入管上连接一单向阀。单向阀另一端连接三岔管,三岔管的另二端一端连接引流管,一端连接测压分管。测压分管再连接橡胶球。橡胶球安装在密封的透明腔内,透明腔内空气抽为低压。单向阀是一端有圆形狭口另一端有顶脊和过液孔内装浮球的管状结构。单向阀内引流液从上向下流动时浮球下移,顶脊阻挡浮球,引流液从过液孔内流过。单向阀内引流液从下向上流动时浮球上移,浮球堵塞圆形狭口,引流液不能回流。当引流液通过引流管和三岔管流向引流液进入管时,引流液能够通过单向阀流入引流液进入管进入引流瓶。如果引流瓶内的引流液要通过引流液进入管回流到引流管内,单向阀将阻止引流液的回流。人体胸腔内的压力变化通过引流管经三岔管和测压分管到达橡胶球内,由于橡胶球外的透明腔内是低气压,就能够根据橡胶球的大小计算出人体胸腔内的压力。达到引流瓶内引流液不会吸入人体胸腔同时方便地观察人体胸腔内负压形成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无需其它辅助设备和电源,利用人体肺的自然舒张提高疗效,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2是单向阀安装在引流管上的结构图。
图3是单向阀的剖面结构图。
图中1.引流管连接人体端,2.引流管,3.测压分管,4.橡胶球,5.透明腔,6.三岔管,7.单向阀,8.排气管,9.引流瓶塞,10.引流液进入管,11.引流管上段,12.引流管下段,13.引流瓶,14.引流瓶内引流液,15.单向阀上盖,16.圆形狭口,17.浮球,18.顶脊,19.过液孔,20.单向阀下盖。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单向阀7一端连接引流液进入管10,单向阀7另一端连接三岔管6。三岔管6一端连接引流管2另一端连接测压分管3。测压分管3另一端连接橡胶球4。橡胶球4安装在透明腔5内。引流液进入管10、排气管8安装在引流瓶塞9上。引流瓶塞9安装在引流瓶13上。引流瓶13内装引流瓶内引流液14。
在图2中,单向阀7一端连接三岔管6。三岔管6一端连接引流管上段11另一端连接测压分管3,单向阀7另一端连接引流管下段12。
在图3中,单向阀上盖15与单向阀下盖20连接,浮球17放置在单向阀上盖15与单向阀下盖20连接的空腔内。单向阀上盖15设置一圆形狭口16,单向阀下盖20设置一顶脊18和一过液孔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337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干衣箱
- 下一篇:腹水浓缩回输管路回输端滴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