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振动棒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34853.8 | 申请日: | 200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582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黄有守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有守 |
主分类号: | E04G21/08 | 分类号: | E04G21/08 |
代理公司: | 内江市三正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常巍 |
地址: | 644004四川省宜***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振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棒,主要是建筑施工中用的混凝土振动棒。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混凝土振动棒,多采用以下结构:在连接套上安装电机,与连接套相连接的软管内装有软轴,软轴与敲击锤连接,通过电机带动软轴转动,使敲击锤敲击外壳产生振动。
这样的结构有以下不足:软轴与软管高速摩擦使能量消耗,软管越长能量损耗越大,电机功率较大,整体结构体积大,重量重,软轴承受较大扭力,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耗能低、噪音小的混凝土振动棒,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混凝土振动棒,包括电机、轴承、偏心块、内壳、外壳、软管及电源线,电机上下两端均有伸出电机的转轴,在上下两端的转轴上分别安装有轴承,轴承外端的转轴上分别固定有偏心块,两个偏心块交错固定,电机、轴承、偏心块均安装在内壳内,电机、轴承与内壳固定,偏心块可在内壳内绕转轴转动,内壳固定在外壳内,外壳上端有开口,开口处有软管与外壳密闭连接,内壳侧面有孔,电机的电源线通过内壳侧面的孔、内壳与外壳的间隙从软管引出。使用时,接通电源,电机通过转轴使上下偏心块转动,交错固定的偏心块使内外壳体产生高频摆动,使混凝土振动棒产生振动。
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振动棒减少了软轴传动环节,避免了此环节中摩擦对能量的损耗,节约了能耗,减轻了重量,减小了体积,提高了使用寿命,同时由于没有敲击动作,大大降低了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中1是电源线,2是软管,3是外壳,4是偏心块,5是转轴,6是轴承,7是电机,8是内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混凝土振动棒,包括电机7、轴承6、偏心块4、内壳8、外壳3、软管2及电源线1,电机7上下两端均有伸出电机的转轴5,在上下两端的转轴5上分别安装有轴承6,轴承6外端的转轴5上分别固定有偏心块4,两个偏心块4呈90度交错固定,电机7、轴承6、偏心块4均安装在内壳8内,电机7、轴承6与内壳8固定,偏心块4可在内壳8内绕转轴5转动,内壳8固定在外壳3内,外壳3上端有开口,开口处有软管2与外壳3密闭连接,内壳8侧面有孔,电机7的电源线1通过内壳8侧面的孔、内壳8与外壳3的间隙从软管2引出。使用时,接通电源,电机7通过转轴5使上下偏心块4转动,呈90度交错固定的偏心块4使内外壳体产生高频摆动,使混凝土振动棒产生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有守,未经黄有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348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器组件
- 下一篇:光电互补超导洗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