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流式水轮机主轴中心孔补气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35168.7 | 申请日: | 2006-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15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何成刚;许知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东风电机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11/04 | 分类号: | F03B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4802四川省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流式 水轮机 主轴 中心 补气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流式水轮机主轴中心孔补气装置。
背景技术
混流式水轮机在偏离最优工况运行时(一般在40%-60%的额定负荷),转轮出口水流切向分速度增大,水流中所具有的环量使尾水管中心产生低压并形成涡带,此涡带呈螺旋形摆动并引起尾水管压力脉动,该压力脉动通常会引起机组的其它部件的振动,如轴系的摆动、转轮叶片汽蚀等现象,尤其是在大型混流式机组中容易出现上述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流式水轮机主轴中心孔补气设备,该装置通过主轴中心对尾水管及水轮机空蚀区域补气,减小尾水管内的真空度,破坏尾水管内的螺旋形涡带的形成和压力脉动、转轮的汽蚀等,从而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混流式水轮机主轴中心孔补气设备,置于发电机的顶部,它包括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转动部分包括补气阀、补气阀座、补气支架和齿盘测速装置,转动部分固定在电机主轴上并随电机主轴一起转动;固定部分包括接水盒、凝露排放管、封阀护罩、进气管及排水管,接水盒放置在发电机的滑环罩上,接水盒的水经凝露排放管排至集水井,空气经进气管进入补气腔,由补气阀经主轴中心孔、转轮上腔向尾水管及水轮机空蚀区域补气。
转动部分和固定部分之间采用梳齿密封,梳齿密封的间隙根据安装和机组运行需要,选取8-10倍上导轴承的单边间隙。
进气管的总面积不小于补气阀孔口面积。
排水管的总面积不小于密封漏水面积的4-6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当水轮机转轮下腔、尾水锥管内形成的真空达到一定程度时,在真空的吸力下,补气阀自动打开,外界的空气通过阀门通道、主轴中心孔直接进入到转轮下腔,从而破坏尾水管内的涡带,达到减小机组振动、噪音和减轻水轮机的汽蚀的目的。当真空度减弱到一定程度,补气阀自动关闭,不再向尾水管内补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补气位置适宜,其置于电机顶部,不受水流的冲刷,也不影响流道及对水流造成排挤等,补气量大,补气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混流式水轮机主轴中心孔补气设备剖视图
图中,1-补气阀,2-补气阀座,3-电机主轴,4-补气支架,5-齿盘测速装置,6-接水盒,7-凝露排水管,8-封阀护罩,9-进气管,10-排气管,11-补气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图1,混流式水轮机主轴中心孔补气设备,置于发电机的顶部,它包括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转动部分包括补气阀1、补气阀座2、补气支架4和齿盘测速装置5,转动部分固定在电机主轴3上并随电机主轴3一起转动;固定部分包括接水盒6、凝露排放管7、封阀护罩8、进气管9及排水管10,接水盒6放置在发电机的滑环罩上,接水盒6的水经凝露排放管7排至集水井,空气经进气管9进入补气腔11,由补气阀1经主轴中心孔、转轮上腔向尾水管及水轮机空蚀区域补气。
转动部分和固定部分之间采用梳齿密封,梳齿密封的间隙根据安装和机组运行需要,选取8-10倍上导轴承的单边间隙。
进气管9的总面积不小于补气阀1孔口面积。
排水管10的总面积不小于密封漏水面积的4-6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东风电机厂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东风电机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351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盲文控制面板的家用电器
- 下一篇:新型圆顶蚊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