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电喷系统旋转泵传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35569.2 | 申请日: | 2006-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54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虹 |
地址: | 644007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电喷 系统 旋转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传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在摩托车电喷系统中用于驱动旋转泵的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燃油喷射技术(简称电喷)是当代汽车工业的核心技术之一。电喷技术是运用电子技术实现发动机供油和点火的精确控制,以达到减小燃油消耗和降低有害气体排放的目的。采用电喷技术是汽车、摩托车不断满足日益严格的国家排放法规和用户对车辆经济性、驾驶性能更高要求的必由之路,是其他传统机械控制方法无法替代的。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用户对车辆产品功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电喷技术的包含内容不断丰富,应用范围也迅速扩大。电喷技术已经得到大部分汽车的普遍运用,同时也是今后摩托车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必然方向。摩托车电喷化是节能和环保的需要。电喷技术取代了化油器,从根本上改善了气缸的工作效能,使发动机时刻处于一种最佳的运行状态,大幅度提高了发动机性能,同时降低了排放污染,是当前综合解决节能和降低排放污染物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出台了摩托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以及相应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到2004年,出厂的摩托车要达到欧洲二号排放水平,到2006年,所有新定型的摩托车排放要达到国家先进水平。
在摩托车的电喷系统中,燃油供给采用旋转泵的加压方式。目前,摩托车电喷系统旋转泵通常由电动机直接驱动旋转,由于摩托车磁电机发电能力有限,所产生的电能驱动电动机的动力不够强劲,直接导致旋转泵旋转时的扭力不够,不能对燃油产生足够的压力,影响了燃油的喷射雾化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摩托车电喷系统旋转泵传动装置,它不仅能将由电动机输出的动力以足够大的扭力传输至旋转泵,使燃油达到更好的喷射雾化效果,而且结构紧凑。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电喷系统旋转泵传动装置,包括电动机和旋转泵,其特征是: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泵的主轴之间通过行星齿轮减速机构传动连接。
由于在电动机和旋转泵之间设置了行星齿轮减速机构,能将由电动机输出的动力以足够大的扭力传输至旋转泵,使燃油达到更好的喷射雾化效果,而且结构紧凑,能方便地在摩托车上设置和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电喷系统旋转泵传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行星减速齿轮机构包括固定的内齿圈,设置在内齿圈轴向中心处的驱动齿轮,以及设置在内齿圈、驱动齿轮之间且与两者啮合的行星齿轮,驱动齿轮的驱动轴与电动机连接,行星齿轮的轴与一转盘连接,该转盘上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输出轴的轴线重合。
作为对上述优选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为使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传动更为平稳,其驱动轴可直接与旋转泵的主轴连接,所述行星齿轮的数量为至少3个,各行星齿轮沿内齿圈的周向均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行星齿轮减速机构降低电动机转速后驱动旋转泵,增大了旋转泵的转矩,使旋转泵的动力更为强劲,对燃油的加压效果更好,性能稳定,使燃油达到更好的喷射雾化效果。结构紧凑,能方便地在摩托车上设置和安装。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三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电喷系统旋转泵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电喷系统旋转泵传动装置的左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内齿圈10、轴20、行星齿轮21、行星齿轮22、行星齿轮23、转盘24、输出轴25、驱动齿轮30、驱动轴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电喷系统旋转泵传动装置,包括电动机和旋转泵,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泵的主轴之间通过行星齿轮减速机构传动连接。由于在电动机和旋转泵之间设置了行星齿轮减速机构,能将由电动机输出的动力以足够大的扭力传输至旋转泵,使燃油达到更好的喷射雾化效果,而且结构紧凑,能方便地在摩托车上设置和安装。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包括固定的内齿圈10,设置在内齿圈10轴向中心处的驱动齿轮30,以及设置在内齿圈10、驱动齿轮30之间且与两者啮合的行星齿轮。驱动齿轮30的驱动轴31与电动机连接,行星齿轮的轴20与一转盘24连接,该转盘24上设置有驱动轴31,驱动轴31、输出轴25的轴线相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355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东海沿岸一种牙鲆池塘养殖技术
- 下一篇:一种治疗鸭疫里氏杆菌病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