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锅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35666.1 | 申请日: | 2006-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570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冯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俊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9000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炊具,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节能锅。
背景技术
锅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用品,人们用锅来炒菜、烧水或煮饭。按锅底的形状可分为二种。一是弧形锅,俗称炒锅,用来炒菜或烧菜。二是平底锅,如浅边沿平底锅用来烙饼,铝锅用来烧水煮饭。但这些锅的底部外表面都是光滑平整的,锅的受热面积也固定不变,使用时如火焰太大,会窜出锅外,不仅浪费燃料,而且容易烧坏把手,操作者也不安全,火焰太小,又增加了烹饪时间。甚至影响菜的味道。并且火头始终位于锅的中部,锅底受热不均匀,通常锅的中心部位离火源近,温度高,食物容易烧糊,而锅的边缘部份,离火源远,温度低,造成锅内食物生熟不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热面积大,热利用效率高,传热迅速,锅底受热均匀,操作方便的节能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
一种节能锅,包括锅体和把手,所述锅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凹槽。
所述凹槽为同心圆或渐开线或网状结构;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弧形;所述锅体为圆弧底或为平底;所述圆弧底锅体的上端向外卷曲,形成一圈边沿。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锅底的外表面上制有凹槽,所以增加了锅底的受热面积,在耗能相同情况下,不仅提高了热效率,可节能10-20%,而且节约了烹饪时间。在锅底的中心处设置较稀的凹槽,在锅的边缘处设置较密的凹槽,可使锅底受热均匀,使锅内食物生熟保持一致,操作简单;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弧形,以减少应力集中。弧形锅的上端向外卷曲,形成一圈边缘,以防止炒菜或盛菜时锅内的油顺锅的外表面流下形成一层油垢,不便清洁并影响锅的传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中标记为:1-锅体、2-凹槽、3-边沿、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节能锅包括锅体1和把手4,把手4通过常用机械连接方式固定在锅体1的上端,以方便手握持和悬挂。锅体1用传热性能好且无毒无害的金属材料制成。锅体1呈圆弧形,即炒锅,用于炒菜或烧菜,其外表面上制有凹槽2,凹槽2由多个同心圆组合而成,设置凹槽2的目的是增加锅体1的传热面积,提高热效率,节约能源,缩短烹饪时间,凹槽2的截面形态为弧形,以减少开槽引起的应力集中。凹槽2的深度为锅体1厚度的1/3左右,凹槽2的宽度为深度的2-3倍。为使锅体1传热均匀,在锅边缘处设置较密的凹槽2,在锅的中心部位设置较稀的凹槽2。也可使锅体1的上边缘向外弯曲,以形成一圈边沿3,边沿3与锅体1形成一个夹角以45-90度为宜,边沿3宽为1-2cm,使锅内的油顺边沿3流下,不会在锅体1的外表面形成油垢,达到提高传热效果并便于清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锅体1也可呈桶形,其凹槽2设置在锅体1的底部外表面;凹槽2也可是渐开线形状或网状等。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俊,未经冯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356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封饮料的饮料容器及其孔塞
- 下一篇:一种冲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