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硫化氢污水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35899.1 | 申请日: | 2006-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87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吴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四维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0 | 分类号: | C02F1/20;F23G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邓继轩 |
地址: | 610015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化氢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硫化氢污水处理装置,它适用于天然气气田、油田、天然气净化厂中所产生的含硫化氢污水的处理。
技术背景
在含硫天然气气田、油田、天然气净化厂的生产过程中,一般会产生含硫化氢的污水。该污水中硫化氢含量很高,如果不对其中的硫化氢进行处理和脱除,在生产和输送过程中,可能发生硫化氢逸出,造成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也将造成正常污水处理装置难以处理和设备管道腐蚀的问题。
目前,在油气田中对于含硫化氢的污水一般采用集中加压回注的方式进行处理,在回注前通常未进行硫化氢的脱除,即使处理也多采用常压闪蒸的方法来进行硫化氢的脱除,但经常压闪蒸后污水中硫化氢含量仍然较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将造成环境污染和设备管道的腐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含硫化氢污水处理装置。其特点是该装置为移动橇装式,可以根据需要随意移动安装,该装置的内构件中通入空气或惰性气体就可以有效地脱除污水中的硫化氢,使污水中的硫化氢含量小于50ppm,在该装置中增加精脱构件,则可以使污水中的硫化氢含量小于10ppm。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含硫化氢污水处理装置的主体是一个两端为封头形式的卧式罐,罐体上设开孔与精脱构件连接,精脱构件上设污水进口和含硫化氢气体出口,污水进口和气体出口与罐体内导通,罐体内用隔板将罐体分为脱除段和贮存段:脱除段内设一个或多个脱硫内构件,每个脱硫内构件一端与压缩空气或隋性气体连接,另一端的开孔部分插入污水中;贮存段下设排污口,排污口支管与污水出口连接。
精脱构件内装有填料,精脱构件上设填料进口和填料出口。
脱硫内构件由支架固定。
罐体上设人孔,水进口,吹扫蒸汽进口和平台,罐体由鞍座固定。
含硫化氢污水处理装置的主体是一个两端为封头形式的卧式罐,罐体内用隔板将罐体分为脱除段和贮存段,脱除段上设污水进口和含硫化氢气体出口,脱除段内设一个或多个脱硫内构件,每个脱硫内构件一端与压缩空气或隋性气体连接,另一端的开孔部分插入污水中;贮存段下设排污口,排污口支管与污水出口连接。
脱硫内构件由支架固定。
罐体上设人孔,水洗水进口,吹扫蒸汽进口和平台,罐体由鞍座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效率高,可使污水中硫化氢含量小于50ppm;增加精脱构件,可使污水中硫化氢含量小于10ppm。
(2)经过装置处理后的污水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发生硫化氢的外泄,避免了可能发生的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问题,同时降低了对设备管道的腐蚀。
(3)由于主体顶部设操作平台的卧式罐的橇装结构,整个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非常方便和灵活,可以置于任何地方使用,特别适合于油气田边远地区的单井站、集气站、联合站等。
(4)可根据硫化氢脱除要求,灵活设置装置的构件,可以使设备投资达到最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含硫化氢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1、污水入口,2、含硫化氢气体出口,3、填料装入口,4、填料卸载口,5、开孔,6、人孔,7、空气或惰性气体进口,8、水洗水进口,9、吹扫蒸汽进口,10、排污口,11、污水出口,12、鞍座,13、精脱构件,14、填料,15、平台,16、脱硫内构件,17、脱除段,18、贮存段,19、隔板,20、支架。
附图2为含硫化氢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1、污水入口,2、含硫化氢气体出口,6、人孔,7、空气或惰性气体进口,8、水洗水进口,9、吹扫蒸汽进口,10、排污口,11、污水出口,12、鞍座,15、平台,16、脱硫内构件,17、脱除段,18、贮存段,19、隔板,20、支架。
具体实现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含硫化氢污水处理装置的主体是一个两端为封头形式的卧式罐,罐体上设开孔5与精脱构件13连接,精脱构件上设污水进口1和含硫化氢气体出口2,污水进口和气体出口与罐体内导通,罐体内用隔板19将罐体分为脱除段17和贮存段18:脱除段内设一个或多个脱硫内构件16,每个脱硫内构件一端与压缩空气或隋性气体进口7连接,另一端的开孔部分插入污水中;贮存段下设排污口10,排污口支管与污水出口11连接。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四维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四维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358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