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轨导卫梁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36007.X | 申请日: | 2006-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40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平;王彦中;陶功明;王代文;王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14 | 分类号: | B21B3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7017***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轨 导卫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制钢轨用的导卫梁。
背景技术
在钢轨的轧制过程中,为正确引导轧件进入或脱离轧孔,需要在轧孔的进出口侧装设与钢轨断面结构相适应的导卫梁,通常要求导卫梁在起到正确导卫的同时,不应对钢轨造成划伤,尤其不应对影响钢轨质量的重要部位造成划伤。目前轧制钢轨所用的导卫梁为钢轨轨腰承托式结构,这种轨腰承托式结构具有安装方便、导卫准确的特点,但由于导卫梁与质量要求较高的钢轨轨腰是直接接触的,在钢轨轧制过程中常常会因导卫梁与钢轨产生相对滑动而划伤钢轨轨腰,严重时会因此导致钢轨出现质量问题而被迫作降等级或报废处理,造成经济损失。为解决导卫梁划伤钢轨轨腰的问题,现有技术的主要思路是降低导卫梁的材质硬度或尽量减少其与钢轨的相对滑动来避免钢轨轨腰划伤,但均收效甚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轨导卫梁,以消除因导卫梁划伤钢轨轨腰而导致出现钢轨质量缺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导卫梁上分别设置用于承托钢轨轨底与轨头的托台,将现有导卫梁的轨腰承托结构改为轨底与轨头承托结构,避免钢轨轨腰部位与导卫梁直接接触。
由于采用轨底与轨头承托结构,使钢轨轧制过程中钢轨轨腰不与导卫梁直接接触,从而能避免导卫梁对钢轨轨腰划伤所产生的质量缺陷。
附图说明
图为导卫梁承托钢轨轨底与轨头的断面示意图。
图中1.导卫梁,2.轨底,3.轨底托台,4.轨头,5.轨头托台,6.限位凸台,7.轨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根据所轧制钢轨的几何尺寸,铸造出带有轨底托台3、轨头托台4和限位凸台6的导卫梁1,使导卫梁1承托钢轨时,钢轨轨腰7与限位凸台6之间保持有一定的间隙,以避免钢轨轨腰7与导卫梁1上的限位凸台6直接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钢轨产品质量标准,本实用新型可能产生的轨头与轨底边缘划伤,不会对钢轨的使用安全造成影响,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失为消除钢轨轨腰划伤的有效解决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360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