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颈托式矫姿防近视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36154.7 | 申请日: | 2006-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29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凌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凌佳 |
主分类号: | A47B41/00 | 分类号: | A47B4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熊晓果 |
地址: | 610041四川省成都市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托式矫姿防 近视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伸缩支架,尤其是涉及一种针对学生学习时使用的颈托式矫姿防近视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的矫姿防近视产品有:1、背背佳,它是通过力学原理作用于双肩、腰部,使双肩向后,腰部力度向前,从而使使用者挺胸向后仰的效果,但是,它对颈部无作用,对埋头、斜颈、预防近视效果甚微;2、同类的矫姿防近视产品有:第一种产品是通过放于桌面上可活动的支架,它是通过固定书本的位置以及倾斜角,使学习者被动地调整学习姿势,这种产品虽作用于人体,并未对学习者不良姿势的主要位置颈部起到作用;第二种产品是通过一定高度地指示灯或台灯,当学习者埋头低于一定位置时,提醒学习者注意,第三种是通过课桌、椅子的倾斜角度和高度的改进达到一定的舒适度,使学习者达到姿势的改进,第二种和第三种产品是通过改变学习者周边环境,使学习者被动地矫正姿势,它对自觉性不强地学习者如小学生、初学者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能有效矫正学习者的姿势,达到预防近视的颈托式矫姿防近视支架,解决学习者因不良姿势使头颈部距离桌面太近或倾斜造成近视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颈托式矫姿防近视支架,在伸缩杆的上端连接有与人体下颌相适应的颌托,在伸缩杆的下端连接有夹式底座。
所述颌托下端的夹片通过螺钉安装在伸缩杆的上端,使颌托能在纵向位调整倾角和折叠。
所述底座上端的夹片通过螺钉安装在在伸缩杆的下端。
所述伸缩杆由两节杆体构成,在每节杆体上分别设置有尺寸刻度,伸缩杆的调节状态由螺钉固定。
所述夹式底座上设置有定时器。
所述颌托与人体下颌接触处设置有软垫;在夹式底座与人体胸部接触处设置有软垫。
所述伸缩杆的上端套有胶套,颌托下端的夹片卡装在胶套上由螺钉固定,在伸缩杆的下端套有胶套,底座上端的夹片卡装在胶套上由螺钉固定。
所述夹式底座上设置有紧固螺钉。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颌托、伸缩杆、底座三部分构成,伸缩杆的上端连接有与人体下颌相适应的颌托,在伸缩杆的下端连接有夹式底座,其中颌托通过其上的软垫托住学习者的下颌部,起到固定学习者的下颌的作用,由于有软垫,让人感觉很舒适,也可以保护下颌不受硬性损伤,使学习者保持正常的学习体位,由于颌托是通过夹片安装在伸缩杆上,是一种活动连接关系,因而可以调节颌托的纵向仰角,达到最佳位置时通过螺钉将颌托固定,这样能使学习者的颈部保持正常的生理倾角和舒适位置,由于颌托和伸缩杆是活动连接关系也可将颌托向伸缩杆方向折叠;伸缩杆可以是两个空心状的大小杆体构成,可以调节高度,调试到合适高度时由螺钉固定,不用时也可以将两个杆体完全缩成一体,在伸缩杆上有标尺,其目的是方便学习者把握伸缩的位置;底座采用的是易上易取的夹式底座,使用时夹在桌子边缘或者夹在桌子边缘后再通过螺钉旋紧将其固定,由于底座与伸缩杆也是活动连接关系,不使用时也可以将伸缩杆向底座方向折叠,使用时调节好角度后通过螺钉将其固定,底座上有定时器,方便学生掌握学习时间,不会使颈肌和眼睛疲劳,在底座靠胸部处有软垫,主要起到保护学习者胸部不受硬性损伤,保证学习者的舒适性,同时保证学习者正常的学习体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通过本实用新型直接将使用者的头颈部保持在桌面的合适位置上,有效达到矫正学习者的姿势和预防近视的目的;2、由于颈托与伸缩杆具有活动连接关系,因而可以调整颈托的仰角,保证学习者头颈部的正常屈曲度,使使用者的颈部保持在正常的生理弧弓处,达到较舒适的位置,使颈肩肌肉不易疲劳;3、由于夹式底座与伸缩杆具有活动连接关系,伸缩杆与颌托是也是活动连接,这样可以简单将本实用新型折叠收放,方便学生使用;4、底座上设置有时钟,方便学生掌握时间,不易使颈肌和眼睛疲劳;5、本实用新型简单有效,使用方便,不使用时支立也可或折叠收放也可,便于家用和学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底座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凌佳,未经陈凌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361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