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氧机补水自动报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36307.8 | 申请日: | 200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91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嘉华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0 | 分类号: | G08B21/00;G01F2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新 |
地址: | 614003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氧机补水 自动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保健设备的部件,特别是一种制氧机补水自动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溶氧电解法生产的制氧机,是由多个由溶氧阴极板和金属阳极板组成的电解池以串联形式间隔排列安装而成,电解池内的电解液为碱性物质(如NaOH或者KOH)的水溶液,电解池上方设置的氧气导流连接管与加湿过滤水箱相连通。该机为电解法富集氧气,其溶氧阴极能吸收空气中氧气并发生溶氧反应,继而在阳极板上析出氧气,制氧纯度高。但在制氧机使用一段时间后,电解液总会有流失,而用户有效使用时间的长短、频次情况各不相同,使用的环境温度条件也会有较大差异。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用户很难确切掌握电解液流失情况的准确信息,因此,难以准确把握补水时间和补水量,常常会发生因水量不足,产氧量下降的情况,影响制氧机正常、稳定、安全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以声音信号为指示,及时、准确地提示用户补水,确保制氧机长期正常工作而提出一种制氧机补水自动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制氧机补水自动报警装置,包括探头与继电器、蜂鸣器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探头设在制氧单元盒体内,并置于盒体内的电解液中,探头的前端处于控制液面最低限位。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有益效果是:当制氧单元盒中电解液流失,液面下降至探头露出液面时,蜂鸣器鸣叫,提示用户按使用说明书要求及时、足量进行补水,从而避免了过去因电解液不足,补水不及时而导致的制氧机工作异常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制氧机中使用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制氧单元盒A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电原理图。
图中,1-制氧单元阳极;2-控制液面最低限位;3-制氧单元盒体;4-制氧单元阴极;5-电解液;6-探头;7-连接管;8-水箱;C-继电器;C-1-继电器常闭触点;FMQ-蜂鸣器;VDD1-电压+;VDD2-电压+;V--电源输出负极。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制氧机补水自动报警装置是由探头6与继电器C、蜂鸣器FMQ连接组成,报警装置整体设置在机壳内,其中探头6设在制氧单元盒体3内,并置于盒体内的电解液5中,探头6的前端处于控制液面最低限位2。
图3电路示出,探头6与继电器C和蜂鸣器FMQ连接,并接入电源电路。其中VDD1、VDD2是电源电路板上两个不同输出的正电压(分别为12V和5V),V-为电源输出的负极。
使用状态下,当电解液5液面处于制氧单元盒上限位(制氧单元盒顶部)时,探头6通过电解液5与制氧单元的负极V-连通,继电器C动作,继电器常闭触点C-1断开,蜂鸣器FMQ不工作。此时的制氧机处于加满电解液状态或电解液液面高于探头6前端所处的平面,制氧机正常工作。
当电解液5液面下降至低于探头6前端所处的平面(控制液面最低限位2)时,电路断开,继电器C不动作,继电器常闭触点C-1闭合,蜂鸣器FMQ得电,发出鸣叫信号,提示此时应及时为制氧机补水。
当向制氧机补水使电解液5液面上升,探头6重新处于电解液5之中,探头6连通,继电器C动作,蜂鸣器停止鸣叫,制氧机又可开始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嘉华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嘉华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363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手把用平衡锤加工机械
- 下一篇:分体式层流净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