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随机密码数显键盘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36526.6 | 申请日: | 200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79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于素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素清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14;H01H1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2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随机 密码 键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密码输入计算机进行识别确认的键盘装置,特别是一种键值可随机变化的动态显示密码键盘。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和高新技术的发展,键盘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计算机外围输入设备之一,它不仅可以完成正常的文字输入,而且作为一种密码输入装置,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如:银行、股票市场等金融领域。现有技术中键位排序固定的明码键盘,由于键位输入操作动态易被他人观察和分析破译,而时常发生密码被窃事件。即使是一米线的防范措施,也很难避免无处不在的摄影工具的偷视。因此明码键盘保密性差的缺陷给使用者带来了不安全的精神压力。为了解决明码键盘易泄密的问题和防止别有用心者偷窥他人密码实施金融犯罪,保证正常的金融交易,中国专利200510042270.X号,公开了一种名称为“液晶显示动态排序的密码键盘”。该键盘的显示输入组件由液晶键码显示器及与之相应的键值输入装置、更正键、清除键组成。其中液晶键码显示器通过柔性电缆与控制及处理电路联接;控制及处理电路控制液晶键码显示器随机显示0-9十个数字键码及更正、清除键,键值输入装置,将选定键码所对应的键值送入控制及处理电路,经处理后传输至上位机。该专利虽然解决了目前密码键盘易泄密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但该键值输入装置的液晶键码显示器由于设置其上部,观察视角面大,仍有被他人观察偷窥的可能。且相应的控制及处理电路结构较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观察视角小,保密性高,电路结构简单的随机密码数显键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随机密码数显键盘,包括一个能够与计算机外设接口相连的键盘本体和显示键值的显示单元,以及内置于键盘本体,用于控制处理功能按键并对各数字按键进行动态定义及识别的键值显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电连接数字按键的键值显示驱动电路,具有一个含有实时扫描键盘,随机生成数码,被确认后自动清零的动态数据缓存器的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还电连接有数据锁存器和连接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译码器,所连接的显示单元还有一个可视角小于15度的透明按钮,其下装有一个投射下部显示器件键值数字的凸透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电路结构简单,仅有一个含有动态数据缓存器的中央处理器单片机和电连接的数据锁存器、显示译码器。能够根据需要,随机变化键盘的数字键值及排列顺序,动态显示密码自然数键值,随机变化的键位有极少重复的3628800种排列组合键码,具有极强的保密性,能够避免通过按键动作和位置判断破解出输入的密码。可视角小于15度的透明按钮可防止他人近距窥视输入密码或远距偷摄密码的不良行为。利用发光数码管使每一个键位都可以显示一个数字。但在每次复位之后,每一位所显示的数字都不相同,这样就有效的防止了通过按键位推测来盗取密码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键值显示驱动电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显示单元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与计算机外设接口相连的键盘本体,其上布有按现有技术方式矩阵方式排列的数字按键和功能按键。显示键值的按键显示单元分别连接至装在键盘本体盒体内的键值显示驱动电路,此外,该驱动电路还连接有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的语音提示电路和每次按键操作到位的提示蜂鸣器。在内置于键盘本体的用于控制处理功能按键并对各数字按键进行动态定义及识别的键值显示驱动电路中,含有实时扫描键盘,随机生成数码,被确认后自动清零的动态数据缓存器的中央处理器可以优选8051型号的单片机芯片。该中央处理器单片机电连接矩阵式按键电路,由矩阵式按键电路连接数字按键和功能按键,同时通过数据锁存器和显示译码器电连接显示单元。键盘上的数字由控制计算机根据中央处理器单片机芯片密码算法动态分配。软件部件按照密码程序自动生成0~9的10个密码数字的排序,再送到各个按键。使用时可根据当前按键上的数字进行密码输入。完毕后,按结束健结束操作,计算机得到结束指令后,自动将按键上的全部数字显示为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素清,未经于素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365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