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水道滚筒式冷渣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36535.5 | 申请日: | 200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91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曹煦澄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煦澄 |
主分类号: | F23J1/06 | 分类号: | F23J1/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世权 |
地址: | 610200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道 滚筒 式冷渣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能源、环保、石油、化工、冶金等工业领域锅炉出渣装置、高温颗粒物料冷却装置,尤其是一种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循环硫化床锅炉冷渣器主要采用的是双层滚筒式冷渣器,滚筒式冷渣器主要是通过内筒和外筒形成冷却水套,其内固定有螺旋叶片,冷渣器筒体旋转过程中热渣与冷却水逆向运动并进行热交换,筒体旋转将热渣从高温端输送至低温段形成冷渣,由于滚筒式冷渣器冷却渣量相对较大并可无级调速而被普遍选用。目前的滚筒式冷渣器存在以下特点:由于滚筒式冷渣器冷却渣量相对较大、使用寿命长,已经成为国内循环硫化床锅炉冷渣器主流冷渣器,滚筒式冷渣器输送量几乎不受限制,完全能满足大型冷渣机的输渣要求。滚筒式冷渣器的主要缺陷是出渣温度一般在200度以上,由于目前滚筒式冷渣器采用的是内筒叶片推动物料向前运动,物料在两个叶片中间,堆积厚度高,成半个蛋糕状,物料与冷却管壁接触面积很小,导致冷却温度高,而且旋转筒体与静止渣箱动静结合处普遍漏渣。针对上述情况,研制大型冷渣机的关键是大幅度提高冷却效果,从而达到提高冷渣量。而冷渣效果的关键是降低渣层厚度、增大渣与管壁的接触面积和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加冷却面积,大幅度提高冷却效果,降低出渣温度,大幅提高出渣量的多水道滚筒式冷渣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水道滚筒式冷渣器,包括外筒和内筒,外筒与内筒之间形成有水道,内筒内壁设有导渣叶片,内筒内还设有环状水管。该结构共有两个环状水道,且把冷渣腔分为两个独立腔室。
在内筒内设有十字型夹套;该夹套内层由相互独立的两块呈“L”型的冷却板构成,冷却板穿过环状水管安装在内筒上,夹套内的水道通过内筒封闭;该夹套外层由排列在冷却板外侧壁上的水管构成。该结构的十字型夹套将上述的两个独立腔室分离为八个独立的冷渣腔室,并且每个冷渣腔室四周都可与壁内冷水进行热交换。
在内筒内设有十字型夹套;该夹套内层由相互独立的两块呈“L”型的冷却板构成,冷却板穿过环状水管安装在内筒上,夹套内的水道分别与外筒和内筒之间形成有水道相通;该夹套外层由排列在冷却板外侧壁上的水管构成。
分析冷渣器换热,主要存在四种途径:渣与内壁的传导传热;内筒内外热传递;内筒外壁与水套边界层(水速为零)的传导传热;水的对流换热。
传热速度取决于总传热系数K
总传热系数:
K为总传热系数;K1为渣与内壁的传热系数;K2为内筒内壁与内筒外壁的传热系数;K3为内筒外壁附着滞流层(水速为0)的传导传热系数;K4为滞流层与湍流层水的对流传热系数。
K2,K3由热传导技术可知:其值在104w/m2℃以上;K4为对流传热系数,水的对流传热系数有几百w/m2℃,。K1的传热系数只有水对流传热系数的1/50,因此渣的传热系数,是影响总传热系数的瓶颈制约因数。
渣的传热系数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物料在两个叶片中间,堆积厚度高,成半个蛋糕状,中间大部分的物料没有与换热介质接触。物料与换热介质接触越多,换热系数越高,传热越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煦澄,未经曹煦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365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