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焰放热焊接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36926.7 | 申请日: | 200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78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余旭东;代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桑莱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3/00 | 分类号: | B23K23/00;B23K3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熊晓果 |
地址: | 610045***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热 焊接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焰放热焊接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放热焊接模具其模具盖开口直接与大气相通,由于放热反应较剧烈,产生的热液带着火焰和反应物从开口处喷出,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存在一定危险,且产生的火焰光强度大,对人体眼睛有一定伤害,同时,喷出的反应物对设备或电缆存在一定的破坏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更高的无焰放热焊接模具,解决现有放热焊接模具对人身安全存在较大危害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焰放热焊接模具,模具的反应腔为锥形腔;模具盖的上板面通气孔和前板面通气孔分别与模具盖的内腔相通,模具盖的上板面通气孔和前板面通气孔与模具盖内腔相通的孔内分别设置有缓冲迂回部(即模具盖的上板面通气孔和前板面通气孔与模具盖内腔不是直接相通的,模具盖的上板面通气孔和前板面通气孔是经一次或多次转角后与模具盖内腔相通的),缓冲迂回部可以呈阶梯状。
本实用新型为了减小和消除因剧烈反应而产生的火焰喷出模具对操作人员和现场设施的损坏,而对模具反应腔和通气口进行改进,由于传统模具反应腔是直筒型,没有缓冲,火焰及反应喷出,所以将反应腔改成锥形腔,而且锥度加大,使热气上升时有缓冲;模具盖的上板面通气孔和前板面通气孔在模具盖内转角后与模具盖内腔相通(即模具盖的上板面通气孔和前板面通气孔与模具盖内腔孔不是直接相通,模具盖的上板面通气孔和前板面通气孔在模具内经过转角后与模具盖内腔孔相通),这样,通过将上升火焰减缓并通过转角使火焰和反应物被反弹回反应腔,反应时无火焰和高温反应物喷出,大大加强了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将模具盖打开时的状态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中模具盖2的B向视图(即顺着B向看模具盖的内腔);
图5是图2中模具盖2的C向视图(即顺着C向看模具盖的侧面);
图6是图1中模具盖2的D-D剖视图(该D-D剖视图只对模具盖2进行纵剖)。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焰放热焊接模具的结构如图1、图2、图3所示:模具盖内腔与模具1的反应腔a相对应,模具1的反应腔a为锥形腔,使热气上升时有缓冲,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模具盖2的上板面通气孔b和前板面通气孔c分别与模具盖2的内腔相通,模具盖的上板面通气孔b和前板面通气孔c与模具盖2内腔相通的孔内分别设置有缓冲迂回部d(即模具盖的上板面通气孔和前板面通气孔与模具盖内腔部不是直接相通,模具盖的上板面通气孔和前板面通气孔是经一次或多次转角后与模具盖内腔相通),上述结构将上升火焰减缓并通过转角使火焰和反应物被反弹回反应腔,反应时无火焰和高温反应物喷出,大大加强了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性。缓冲迂回部d可以呈阶梯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桑莱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桑莱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369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