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态消浪球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3963.0 | 申请日: | 2006-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14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程曦;李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曦;李小平;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E02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消浪球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生态恢复功能的水力消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公用的水力消能装置都是以有效释放水流能量为目的,不具备生态恢复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具有生态恢复功能的水力消能装置,它除了能够有效释放水流能量以外,还能为周边的水生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为球内的水生生物提供理想的栖息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生态消浪球是中空的半球体或半椭球体结构,底部为圆形平面,球面粗糙并开有多孔,多孔的尺寸不一,在球面的分布有序。这种结构能够达到分散水流,有效释放水流能量的目的,同时球面外侧的孔径略小于内侧孔径,能使水流通过并形成微型漩涡,能够有效抵消水流的升力。大部分水流从顶部开孔中向四周喷射出来,增加了消浪球在水中的稳定性,避免球体背水面形成冲蚀。生态消浪球的大部分重量集中在球体底部。由于消浪作业,生态消浪球能为周边的水生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生态消浪球上的多孔和中空结构能给生存在球体内部和表面的水生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环境,有利于水生生物捕获食料,增加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有效释放水流能量的同时,还能为周边的水生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为球内的水生生物提供理想的栖息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生态消浪球剖面图A-A
图2为生态消浪球俯视图
图3为生态消浪球消浪原理图
图4为生态消浪球布置示意图
附图中:1为球体顶部开孔,2为球体表面开孔,3为球体内部空腔,4为球体壁,5为球体底座,6为球体迎水面波形,7为球体背水面波形,H为生态消浪球高度,D为生态消浪球底部直径,W为生态消浪球之间的间距,L为生态消浪球之间的行距。
具体实施方式
生态消浪球是中空的半球体或半椭球体结构(如图1、图2所示),由球体壁4和球体底座5组成,球体内部形成空腔3,底座5为圆形,球面粗糙并开孔,球体顶部开孔1较大,球体表面开孔2的外侧孔径略小于内侧孔径,生态消浪球的大部分重量集中在球体底部5,生态消浪球的高度H和球体底部直径D的比例一般为2∶3-3∶4。
在图3中,生态消浪球球面上的多孔能够分散水流,有效释放水流能量,水流通过开孔形成微型漩涡,有效抵消水流的升力。大部分水流从顶部开孔中向四周喷射出来,增加了消浪球在水中的稳定性,避免球体背水面形成冲蚀。球体迎水面波形6经过生态消浪球的消浪作用后变成背水面波形7。
生态消浪球一般设置在湖泊、水库、或海岸近坡岸处水下(如图4所示)。生态消浪球的尺寸(H、D)和布置(W、L)与离岸距离、水下深度、波浪特性、消浪范围、和距航道远近等参数有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曦;李小平;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程曦;李小平;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39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态模拟试验用的并联电抗器
- 下一篇:轻质楼顶防水隔热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