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纳米陶瓷轴承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4087.3 | 申请日: | 2006-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83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周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高峰 |
主分类号: | F16C19/00 | 分类号: | F16C19/00;F16C33/62;F16C33/32;F16C33/3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200135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纳米 陶瓷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磨的金属纳米陶瓷轴承,属于轴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轴承用的材料为钢材,普通采用轴承钢、碳钢和不锈钢等。现有的钢材轴承虽然有韧性好、抗冲击力强、有较大承载力的特点,但其缺点是不耐磨,易氧化腐蚀,不耐高温,而且不能超高速运转。如果采用陶瓷材料制作轴承的话,优点是耐腐蚀、耐高温、耐摩擦,可以高速运转;缺点是不抗冲击、韧性不足,不能负载较大的承载力,与钢材轴承的正好相反。因此现有的轴承性能较差,不能满足多方面的要求,而且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两种轴承优点,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金属纳米陶瓷轴承,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外圈(1)和内圈(2)及之间的转动组件(3),其特征在于:在外圈(1)、内圈(2)和转动组件(3)上有纳米材料耐磨层(4)。
上述的轴承,耐磨层(4)的厚度为5~10微米。
上述的轴承,耐磨层(4)最好为纳米陶瓷材料。
上述的轴承,耐磨层(4)也可以为纳米碳化硅、纳米氧化锆或纳米氮化硅材料。也可以和石墨、硬质合金单独或复合处理。
本实用新型用钢材作为基体,用纳米陶瓷材料作为摩擦体,改变了钢材轴承原有的缺点,减小了轴承表面的摩擦系数,使得轴承的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轴承相比,具有钢材轴承和陶瓷轴承二者的优点,韧性好、抗冲击力强、有较大的承载力,而且表面摩擦系数小,耐腐蚀、耐高温、耐摩擦,可以适合各种滚动、滑动类轴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按照现有技术制作轴承,用钢材制作外圈(1)和内圈(2)及之间的转动组件(3),转动组件(3)可以是滚珠,也可以是滚柱,在滚珠或滚柱之间还安装有固定块,制作时在外圈(1)、内圈(2)和转动组件(3)上镀上一层纳米材料耐磨层(4),耐磨层(4)的厚度最好为5~10微米,采用纳米陶瓷材料,本实施例中,使用在耐磨层(4)上的材料级别为30-50纳米,其耐磨性能比较好。耐磨层(4)可按照现有的化学镀法制作,将制作轴承用的外圈(1)、内圈(2)和转动组件(3)等放入纳米陶瓷的化学药剂内,在150~400℃温度下放置60~120分钟,即可在钢材的表面镀上一层耐磨层(4),为了制作的轴承符合标准尺寸,用钢材制作的外圈(1)、内圈(2)和转动组件(3)的尺寸要比标准尺寸小5~10微米,这样才能得到合格的轴承。
耐磨层(4)也可以采用纳米碳化硅、纳米氧化锆或纳米氮化硅等材料,按照现有的化学方法镀在钢材轴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高峰,未经周高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40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炉灶及其热水器
- 下一篇:强化气密效果的空气密封体及其逆向止气阀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