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撑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5046.6 | 申请日: | 2006-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91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曹贵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通开关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C17/08 | 分类号: | E05C1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协和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007***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撑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的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门撑挡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交通工具上实用的橱柜门或者房门在开启时由于交通运输工具在行驶时速度发生变化而产生晃动,容易自动关闭。如果有人员站在门前,则容易受到伤害。为了防止门晃动,需要人员一手扶住门,十分不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开始采用一些限位件,能控制门开启角度,但是达不到固定门的作用;也有一些固定件,如安装在门和门框之间的撑挡,但是操作不便,其本身强度低,容易损坏,用户反应十分强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门撑挡操作不便、容易损坏的缺陷,提供一种门撑挡装置。本实用新型门撑挡装置不仅能有效固定门,而且操作简便,使用寿命长。
一种门撑挡装置,包括撑挡,所述撑挡包括第一撑挡、第二撑挡以及一连接件,第一撑挡和第二撑挡是具有同样结构和构形的长条形部件,各撑挡的一头的表面上开有通孔,另一头表面上设有一个凹入的扇形斜向台阶,所述斜向台阶的垂直面是向着撑挡下边缘倾斜的内斜面,台阶的阶面设有一连接轴孔,所述第一撑挡和第二撑挡通过斜向台阶的阶面相对叠合并使连接轴孔在同一轴线上,然后通过连接件铰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撑挡和第二撑挡的台阶厚度各为其本身厚度的一半。
所述连接件为铆钉,两个撑挡可以绕其转动;第一撑挡和第二撑挡的通孔分别装有将它们各自连接到门上边和门框上的螺钉。
为加强阻止本实用新型的反转,它还包括一个扭簧,所述第一撑挡和第二撑挡的靠近所述通孔的表面上开有细孔,所述扭簧一端固定在第二撑挡的细孔内,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撑挡与门上边的固定的螺钉上。
所述第一撑挡和第二撑挡在互相连接一侧的侧边是后缩的,所述斜向台阶上的轴孔中心位于各撑挡的后缩的侧边位置,其外侧端面为圆弧形的,其直径小于撑挡宽度。
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了二撑挡通过一转动点转动大于180°时,形成一死点,不易反转,而通过撑挡的形状来达到二撑挡之间的夹角略大于180°,使二撑挡无法继续正转,二撑挡固定于此位置。将此装置安装于箱体与门之间,便能起到门开启后的固定,关闭门时,轻轻在二撑挡之间推一下,使二撑挡之间的夹角小于180°,二撑挡便能反转,使门关闭,从而解决了门的自动关闭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所述撑挡主视图;
图4为图3中B-B剖视图;
图5为图3中I部分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门撑挡装置,包括撑挡1,所述撑挡1包括第一撑挡11、第二撑挡12以及一连接件2,第一撑挡11和第二撑挡12是具有同样结构和构形的长条形部件,各撑挡的一头的表面上开有通孔,另一头表面上设有一个凹入的扇形斜向台阶102,所述斜向台阶102的垂直面是向着撑挡1的下边缘倾斜的内斜面,台阶102的阶面设有一连接轴孔103,所述第一撑挡11和第二撑挡12通过斜向台阶102的阶面相对叠合并使连接轴孔103在同一轴线上,然后通过连接件2铰接在一起。
从图4可以看到,第一撑挡11和第二撑挡12的台阶102厚度δ为其本身厚度Δ的一半,即Δ=2δ。
所述连接件2为铆钉,两个撑挡11、12可以绕其转动;第一撑挡11和第二撑挡12的通孔分别装有将它们各自连接到门上边和门框上的螺钉31、32。
为加强阻止本实用新型的反转,它还包括一个扭簧4,所述第一撑挡11和第二撑挡12的靠近所述通孔的表面上开有细孔104,所述扭簧4一端固定在第二撑挡12的细孔104内,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撑挡12与门上边的固定的螺钉32上。
所述第一撑挡11和第二撑挡12在互相连接一侧的侧边105是后缩的,所述斜向台阶102上的连接轴孔103中心位于各撑挡的后缩的侧边105位置,其外侧端面为圆弧形的,直径φ约为撑挡宽度的80%。
在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中,考虑到外观,两个撑挡11、12采用不锈钢抛光制作,在两个互相连接的斜向台阶102的阶面上涂有润滑油脂,而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通开关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通开关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50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高压玻璃微观模型夹持器
- 下一篇:一种土壤径流液、渗漏液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