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回收费托合成反应水中含氧有机物的精馏塔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5541.7 | 申请日: | 2006-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35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启文;朱继承;岳建平;黄海;杨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兖矿能源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14 | 分类号: | B01D3/14;C07C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浦东新区张***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回收 合成 反应 水中 有机物 精馏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回收费托合成反应水中含氧有机物的精馏塔,该精馏塔同样适用于其它有机物(烃及其含氧衍生物)与水混合物的分离。
背景技术
随着以石油为基础的液体燃料需求量的增大及石油资源可用储量的减少,由煤等固体燃料生产液体燃料的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固体燃料的液化有两种不同的技术路线,一种是直接液化,一种是间接液化。直接液化是在高温高压下,在溶剂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煤等固体燃料加氢直接转化为液体油品的工艺。直接液化操作条件苛刻,对原料的依赖性强。
间接液化即通常所指的费托合成,是在铁基、钴基或铁钴基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由煤等固体燃料产生的包含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的合成气,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定向催化合成烃类燃料和化工原料的工艺。间接液化对原料的适用性强,产品品种多,所产油品质量高。
在费托合成反应过程中,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在铁基、钴基或铁钴基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甲烷及更高碳数的烃类,同时生成醇、醛、酮、酸、酯等含氧化合物和反应水。
反应水与费托合成的主产物烃可以很方便地分离,但由于醇、醛、酮、酸、酯等含氧化合物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故从费托合成产物中分离出的反应水也含有一定醇、醛、酮、酯和酸等有机含氧化合物。
由于费托合成过程中生成的反应水的量较大且含有醇、醛、酮、酯和酸等有机含氧化合物,将其直接排放既不经济,也不符合环保要求。
费托合成反应反应水中的醇、醛、酮、酯和酸等有机含氧化合物有数十种,除甲醇、乙醇、乙酸等还含有C4~C10以至更高碳数的醇、醛、酮、酯和酸等有机含氧化合物。由于有机含氧化合物的种类多,含量低,故用一般的含有机氧化物的废水处理及其水中有机氧化物分离回收方法和单元设备处理费托合成反应水,不但费用高而且很难达到环保要求的指标。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专门用于费托合成反应水中含氧有机物回收的高效精馏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简单、经济、高效的用于回收费托合成反应水中含氧有机物的精馏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用于回收费托合成反应水中含氧有机物的精馏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塔板、再沸器、冷凝器以及相关管路,所述的再沸器设在塔体底部,所述的冷凝器设在塔体顶部,并设有产品抽出和循环回路,所述的塔体进料板以上位置设置了烟囱塔板和侧线采出管路。
所述的塔板数为25到60块。
所述的烟囱塔板包括降液板、油水隔板降液管、导油槽、集油槽、侧线采出口、升气管、内堰,所述的集油槽为弓形,该集油槽下部设有侧线采出口,该侧线采出口与侧线采出管路相连,所述的升气管设在塔板上,所述的内堰设在液体进口处。
所述的费托合成反应水的进料位置为第7-23塔板,从塔顶向下计数;所述的烟囱塔板设在进料塔板以上某一高度,在第4-17塔板,从塔顶向下计数。
所述的烟囱塔板设有油水隔板。
述的集油槽为圆管形或弓形。
所述的侧线采出位置为集油槽下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应用本实用新型处理费托合成反应水,可以将费托合成反应水及其中所含醇等有机含氧化合物有效、有序地分离,并分别加以利用或处理,解决了费托合成反应水直接排放不经济和污染环境问题;将经精馏分离得到的产品进一步深加工处理,可得到不同的有机含氧化合物产品,大大增加固体燃料液化制油装置的产品品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费托合成反应水中含氧有机物回收的精馏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烟囱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个用于费托合成反应水中含氧有机物回收的精馏塔主体由塔体2、28块塔板、塔底再沸器5、塔顶冷凝器6以及相关管路组成。其中,1为进料管路,10为侧线采出管路,11为塔釜含酸废水排出管路,8为塔顶产品抽出管路,9为塔顶循环管路。7为冷凝液回流罐,4为烟囱塔板,3为进料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兖矿能源科技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兖矿能源科技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55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细胞刺激器
- 下一篇:一种工程自卸车用分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