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智能直饮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20045776.6 申请日: 2006-09-13
公开(公告)号: CN200970137Y 公开(公告)日: 2007-11-07
发明(设计)人: 徐莉芳 申请(专利权)人: 徐莉芳
主分类号: A47J31/00 分类号: A47J31/00;A47J31/06;A47J31/50;A47J31/44
代理公司: 上海欣创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西江
地址: 200083上海市虹***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新型 智能 直饮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水机的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型的直饮机。

背景技术

饮用水的质量与大众的卫生健康息息相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广大的消费者对饮用水的质量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另一方面,饮用水源的水质状况也确实令人忧虑。因过于注重经济成本,或环保意识较差以及监督处罚措施松弛等原因,一些企业将生产中产生的大量工业废水未经充分处理便排放到河流中,其中,造纸,制革,印染及化学制品业等是主要的污染源大户。另外,化肥农药等在农村中长期使用也会造成对土壤不同程度的污染以及生活废水长期直接排入江河都会导致饮用水源的水质恶化。

上世纪80年代,膜分离技术日趋成熟并得到广泛运用,使得大规模制作桶装水的纯净水厂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期,大量兴建的纯净水厂使桶装水迅速占领了纯净水市场,广大居民因此喝上了洁净水,摆脱了自来水水质恶化的困扰。不过,随着桶装水的大量使用,人们也发现它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在洗瓶,灌装,运输及存放过程中,桶装水确实存在着较大二次污染的机会;其次,在经济上,非制水成本在销售价格中占了较大比例,仅送水费用一项就高于制水成本,若长期饮用,消费者得支付不少的费用;再者,消费者对桶装水的真实水质难以得到准确了解和有效监督,对其卫生安全总是心存一些顾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饮水机使用的饮水桶的水质易污染、不易监控、且饮水成本高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有效监控、减少污染、降低饮水成本的直饮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智能直饮机,包括过滤装置1、纯水箱2、压力泵3、反渗透过滤器4、加热器5、制冷器6、中间水箱7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水箱7上设有进水口71、出水口72、清洗剂入口73、排水口74、纯水入口75及循环水入口76;所述过滤装置1上设有进水口14和出水口15,所述过滤装置1的出水口15经箱前进水阀90与中间水箱7的进水口71连接,中间水箱7的出水口72经压力泵3、反渗透滤芯4与纯水箱2的入口21连接,纯水箱2的一出口22经加热器5及其控制开关51与热水出水口连接,另一出口23经制冷器6及其控制开关61与冷水出水口连接;

所述中间水箱7的清洗剂入口73分别经控制阀(80、81、82)与盐水箱77、酸性清洗剂容器78及碱性清洗剂容器79连接;中间水箱7的排水口74与废水排放口99连接,在排水口74的水管上经废水比率器98和制水阀97与反渗透滤芯4的排水口43连接,反渗透滤芯4的出水口42的管路上设有与制水阀97连动的制水阀96;

所述中间水箱7的纯水入口75经热水阀84与加热器5和纯水箱2的入口21连接;循环水入口76经循环阀85与反渗透滤芯4的排水口43连接;中间水箱7的出水口72经压力泵3、反冲阀86与过滤装置1的出水口1 5连接;

所述中间水箱7的进水口71的管路上经回水阀87与过滤装置1的进水口14连接;

所述过滤装置1的进水口14经入水阀91与直饮机的入水口10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电磁阀和控制器,所述电磁阀分别与控制阀(80、81、82)、制水阀(96、97)、热水阀84、循环阀85、反冲阀86、回水阀87、箱前进水阀90和入水阀91连接。

所述压力泵3为直流电机压力泵。

所述过滤装置1依次由钛棒微孔过滤器11、活性炭过滤器12和树脂软化过滤器13连接而成;棒微孔过滤器11的进水管经粗滤排污阀88与废水排放口连接,活性炭过滤器12的进水管经炭滤排污阀89与废水排放口99连接。

所述纯水箱2内设有紫外线杀菌灯24。

所述中间水箱7的排水口74的管路上设有废水比例调节手阀83。

所述入水阀91与直饮机的入水口10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滤网92。

所述控制装置中的电磁阀分别与粗滤排污阀88、进水管经炭滤排污阀89和废水比例调节手阀83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制水过程中水质可以得到监控,使其符合饮用水的标准;因滤芯可以反复清洗,整机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莉芳,未经徐莉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57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