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止回阀的密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6879.4 | 申请日: | 2006-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24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卓旦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鹏飞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06 | 分类号: | F16K15/06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605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回阀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止回阀,特别是一种止回阀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止回阀由阀体、阀瓣、弹簧、支架、密封圈等组成,弹簧一端顶在阀瓣上,另一端顶支架上,阀瓣密封面与密封圈配合接触形成密封状态。当流体冲击使阀瓣压缩弹簧与密封圈分离时止回阀导通,流体从反方向流过时阀瓣与密封圈接触,止回阀截止。现有技术中,密封圈设置在阀体上,没有任何的固定结构,这样容易被高温流体介质充蚀,甚至脱落的现象,所以存在阀体内易泄漏问题,影响使用寿命,增加维修工作量,给使用带来不便。
因此,中国专利号为98232441.3为我们提供了名为“立卧两用止回阀”的专利,该实用新型包括阀体、阀瓣、压栏、密封垫和阀座等。压栏设置在阀体内,它的一端固定在阀体上,另一端压在密封垫上。密封垫设置在阀座上,阀座与阀体连为一体。虽然以上实用新型延长了使用寿命,但还是存在一些缺点:首先是密封垫直接暴露在流体中,如果流体的温度较高或带有腐蚀性,那么密封垫很容易被冲蚀掉。其次,该实用新型的密封垫磨损后就不能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而且会由于流体的携带的高温是密封垫变形使密封效果更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止回阀存在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止回阀的密封结构,该结构具有密封性好,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使用范围广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止回阀的密封结构,包括止回阀阀体内的阀瓣、阀体内侧面与阀瓣相配合的密封面,在此密封面与阀瓣之间设有密封圈,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密封面上设有密封座,密封座固定于阀体内,上述的密封圈置于密封座上。
止回阀的阀体内装有阀瓣,阀瓣可以在阀体内前后移动,当阀瓣的密封端和密封座上的密封圈分开时流体能够流通,止回阀导通;当阀瓣的密封端和密封座上的密封圈闭合时流体被阻止通过,止回阀截止。在阀瓣的密封端和阀体的密封面之间设置密封座,该密封座固定在阀体上,这样密封圈就有了可以固定的位置,密封圈就不会轻易的脱落。
在上述的止回阀的密封结构中,所述的密封座为圆筒状,其外侧面有一凸肩。
在上述的止回阀的密封结构中,在所述的凸肩上开有凹槽,所述的密封圈套在密封座上并嵌在凹槽中。
密封圈是套在密封座上的,对密封圈的径向有了定位。并且,嵌在凹槽中的密封圈不会左右移动,即使是在温度较高的流体中,密封圈也不会变形脱落,相反,在长期的挤压后,密封圈会更加牢固的嵌在凹槽中。
在上述的止回阀的密封结构中,所述的凹槽为V形槽。V形槽对密封圈可以进行很好地定位,使密封圈不能移动、脱落,影响密封效果。
在上述的止回阀的密封结构中,止回阀中还有支架,其一端固定在阀体上,另一端压在密封座上。密封座是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在阀体上的。
在上述的止回阀的密封结构中,所述的密封座和阀体的内侧面之间设有密封环。密封座设置在阀体的密封面和阀瓣的密封端之间,密封座的中间是通孔,流体从通孔中流过,密封效果是依靠密封座上的密封圈和止回的密封端来实现,但密封座和阀体的内侧面有间隙,流体可从此间隙中流过,影响了密封效果,因此设置了密封环,使流体不能从密封座的外侧面和阀体的内侧面流过。
在上述的止回阀的密封结构中,所述的支架压住密封圈和密封环。支架压住密封圈的端面的边缘,即使是阀瓣粘附上密封圈,密封圈不能轴向移动,甚至密封圈脱落的情况出现。
在上述的止回阀的密封结构中,所述的密封圈由复合石墨制成。石墨材料耐高温,适合温度较高的流体,而且石墨磨损后与止回的密封端配合间隙变小,使密封效果更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在密封座的端面和侧面分别设置了密封圈和密封环,密封效果更好。
2、对密封圈进行了固定,使密封圈不会受到介质的冲击力而发生密封圈脱落的现象,提高了使用寿命。
3、使用复合石墨作为密封圈的材料,该材料具有耐高温的特点,提高了使用寿命,可以应用于电力、化工、制药等行业,使用范围广。
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只增加了一个密封座,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密封座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鹏飞阀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鹏飞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68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套叠式双转子变速变频励磁发电机
- 下一篇:一种组合布罩柔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