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压断路器智能控制仪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6969.3 | 申请日: | 200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03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周中;陆伟青;吴建明;汤建军;朱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科瑞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H01H71/74;H02J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逸良 |
地址: | 201801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断路器 智能 控制 仪表 | ||
1、一种低压断路器智能控制仪表,包括控制模块和输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两路光耦输入和两路继电器输出,两路光耦输入端连接测量信号,将测量信号输入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通过两路继电器连接输入模块并通过输入模块对断路器电操作机构进行合、分闸控制。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断路器智能控制仪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断路器智能控制仪表通过其通讯口RS485总线以Modbus-RTU协议与远端计算机控制中心进行通讯。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压断路器智能控制仪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1控制模块包括处理器、锁存器、译码器、驱动器、数码显示管;其采用MSP430F147作为处理器,处理器MSP430F147的XIN脚和XOUT/TCLK脚分别连接晶振XTALi的两端和电容C4、C3的一端,电容C4、C3的另一端并接后接入电源;P1.1/TA0脚为PLUS,P1.2/TA1脚和P1.3/TA2分别连接继电器第一路输出OUT1和第二路输出OUT2;P1.4/SMCLK脚连接开关KeyE的2脚和电阻R11的一端,P1.5/TA0脚连接开关KeyS的2脚和电阻R12的一端,P1.6/TA1脚连接开关KeyR的2脚和电阻R13的一端,P1.7/TA2脚连接开关KeyL的2脚和电阻R14的一端,开关KeyE、KeyS、KeyR和KeyL的另一端并接后接入电源;电阻R11-R14的另一端并接后接DVCC;P2.0/TCLK、P2.1/TAINCLKP、2.2/CAOUT/TA0和P2.3/CAO/TA1脚分别连接译码器CD4514的A、B、C、D脚;P4.1/TB1和P4.2/TB2脚分别连接两路光耦输入端;P4.7/TBCLK脚连接译码器CD4514的LE脚和锁存器74HCT373的C脚;P5.0、P5.1、P5.2、P5.3、P5.4/MCLK、P5.5/SMCLK、P5.6/ACLK和P5.7/TBoutH脚与锁存器74HCT373的1D脚至8D脚连接在一起;RST/NMI脚连接电容C4的一端、电阻R10的一端和二极管D3的P极,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电源,二极管D3的N极连接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和R10的另一端相连接DVCC;P6.0/A0、P6.1/A1和P6.2/A2脚分别连接三相电源的A、B、C三相上的电流互感器;AVss脚接地,DVss脚接电源后并与AVss脚连接在一起;
译码器CD4514的GND脚和G脚并接后接地并接电容C6的一端,并接地,VCC脚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并接高电平+3.3V;Y0脚至Y6脚分别连接驱动器ULN2003A1的IN7脚至IN1脚,Y7脚至Y12脚分别连接驱动器ULN2003A2的IN6脚至IN1脚;
驱动器ULN2003A1的COMMON脚接地,其OUT1脚连接4位数码管LED1的个位DG1脚,OUT2脚连接4位数码管LED1的百位DG3脚,OUT3脚连接4位数码管LED1的十位DG2脚,OUT4脚连接4位数码管LED1的千位DG4脚,OUT5脚、OUT6脚和OUT7脚分别连接4位数码管LED2的个位DG1脚、十位DG2脚和百位DG3脚,CLAMP脚接高电平+5V;驱动器ULN2003A2的COMMON脚连接其IN7脚并接地,其OUT1脚连接4位数码管LED3的百位DG3脚,OUT2脚连接4位数码管LED3的千位DG4脚,OUT3脚连接4位数码管LED3的个位DG1脚,OUT4脚连接4位数码管LED3的十位DG2脚,OUT5脚连接4位数码管LED2的千位DG4脚,CLAMP脚接高电平+5V;
锁存器74HCT373的OC脚接地,VCC连接电容C7的一端并接高电平+5V,电容C7另一端接地;1Q脚至8Q脚分别连接电阻R21至电阻R28的一端,4位数码管LED1、LED2、LED3的a脚至P脚分别连接电阻R21至电阻R28的另一端;
第一路光耦输入端DI1连接电阻R3的一端、C1的一端和光耦O1发光二极管的N极,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和电容C1的另一端以及光耦O1发光二极管的P极,光耦O1三极管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电阻R5的一端和双反向器NI27WZ04DTT1的1脚,电阻R5的另一端接高电平+5V,双反向器NI27WZ04DTT1的6脚连接电阻R15、R16并联端,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I1的P极,发光二极管LI1的N极接地,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7的一端和处理器MSP430F147的P4.1/TB1脚,电阻R17的另一端接地;
第二路光耦输入端DI2连接电阻R4和C2的一端和光耦O2发光二极管的N极,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及光耦O2发光二极管的P极,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另一端并接接高电平+15V,光耦O2三极管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电阻R6和双反向器NI27WZ04DTT1的3脚,电阻R6的另一端接高电平+5V;双反向器NI27WZ04DTT1的4脚连接电阻R18、R19并联端,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I2的P极,发光二极管LI2的N极接地,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0的一端和处理器MSP430F147的P4.2/TB2脚,电阻R20的另一端接地,双反向器NI27WZ04DTT1的GND脚接地,VCC脚接高电平+5V;
第一路继电器输出端OUT1连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和电解电容C8的正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电解电容C8的负极相连并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1的P极和继电器U1,二极管D1的N极和继电器U1的另一端均连接高电平+5V;
第二路继电器输出端OUT2连接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和电解电容C9的正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电解电容C9的负极相连并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2的P极和继电器U2,二极管D2的N极和继电器U2的另一端均连接高电平+5V。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仪表,其特征在于:在操作面板上设有状态指示灯;状态指示灯采用发光二极管LI3、LI4,发光二极管LI3的P极连接电阻R21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LI4的P极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LI3的N极和发光二极管LI4的N极连接在一起并与驱动器ULN2003A2的OUT6脚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I3为合闸继电器指示,发光二极管LI4为分闸继电器指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科瑞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科瑞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696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