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火工加工液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7080.7 | 申请日: | 200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05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叶束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00 | 分类号: | B21D22/00;B21D22/20;B21D37/16;B21J5/00;B21J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薛琦 |
地址: | 200137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液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工加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火工加工液压装置。
背景技术
以加工一种17.5万吨810分段(球鼻艏)P5/P25外板为例,该外板线形复杂、曲率很大,横向有元势,纵向有近450毫米弯势,而且有劣势和反弯势,加工好的外板下口呈球形状。
现有的火工液压加工装置在加工该外板时,一般需要10~12个人工。在自制的龙门架3’下,先把该板两端垫高,中间用50吨的螺旋千斤顶5压住,然后边加热边加压,使该板在外力和传统火工加工工艺的双重作用下慢慢成形。
此种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1、劳动强度大,工人必须不断的为螺旋千斤顶5加压,工作一天人感到很疲劳。
2、由于50吨的螺旋千斤顶5移动不方便,所以该外板受外力作用的作用点往往不到位,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
3、该外板成形速度慢,因此加工周期长,耗用人工多。
分析以上的缺陷,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操作3只50吨的千斤顶劳动强度大,其在操作过程中移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产品质量高,加工时劳动强度低、加工周期短的火工加工液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火工加工液压装置,其包括一龙门架,还包括设置于该龙门架上并在其上自由移动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液压油缸。
其中,该液压油缸通过一软管与一油箱相连通。
其中,该液压油缸设置于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滚轮的小车上。
其中,该龙门架横梁两侧分别设置有供该滚轮在其中自由滑动的两滑轨,该滑轨分别在两端设置有一铁块。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减轻了加工时的劳动强度。
2、加快了外板成形速度和提高了成形曲率,提高了产品质量。
3、缩短了加工周期,只要6个人工即可完成该板的火工加工工作,提高工效50%。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火工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2所示,在工作台6上设置有龙门架3,在龙门架3下方设置有垫高的工件4。龙门架3上设置有两个液压汽缸1,该液压汽缸1分别设置于一带有四个滚轮2的小车20上,并且该液压汽缸1还分别通过一软管(图未示)与一油箱21相连通。龙门架3的横梁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滑轨30,该滚轮2设置于滑轨30中,在滑轨3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铁块31,以防止滚轮2从滑轨30上脱落。
使用时,首先通过推动液压油缸1,滚轮2在滑轨30中滑动,使得液压油缸1可以轻松地定位于需要加压的位置。其次通过油箱21对液压油缸1施加的压力大小进行控制,即可根据所要加工的板材曲形要求,给予适合的压力。由于此液压油缸1和油箱21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叙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70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