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可塑型外固定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7217.9 | 申请日: | 200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01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奚小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左一平 |
地址: | 2000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可塑 固定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等病患的医用可塑型外固定组件。
背景技术
医院中对于骨折病人的处理一般采取对损伤部位进行固定的方法。传统的固定方法主要有两种:
1、采用石膏固定,虽然可以达到固定损伤部位的效果,但是,如果遇有患者的损伤部位肿胀或由肿胀到消肿,石膏与损伤部位的结合会显得紧绷或松弛,这样都会影响到损伤部位的治愈效果。为了调整石膏与损伤部位的结合度,往往要重新上石膏,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
2、我国传统中医伤科采用小夹板来固定治疗骨折等损伤,虽然具有可按照病人的病情程度及时调整夹板与损伤部位的松紧度、以及具有可重复使用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以下的缺点:
1)由于小夹板是由几块夹板拼凑使用,因此需有相当经验的医生才会操作,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会给病人带来后果;
2)使用小夹板时,是先在病人的损伤部位覆盖一层纱布作为衬垫,然后在上面放置小夹板,然后再采用绑带扎在小夹板外固定。病人在使用中稍有大意,往往会移动小夹板的位置,同样会影响治疗效果;
3)小夹板的材料是一般采用木质,很难做到按人体部位的需要的形状塑形,在使用中往往会给病人带来不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既方便操作、又使用可靠、疗效确切,同时又可适应病人损伤部位要求的可适应性塑造形状的用于治疗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等病患的医用可塑型外固定组件。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医用可塑型外固定组件,包括衬垫、至少两个小夹板及固定带;所述的小夹板设在衬垫上,所述的固定带,设在小夹板外;其特点是,
所述的各小夹板由热塑性高分子材料构成;
所述的衬垫由软质纤维织物构成,其两端结合部采用固定连接部件连接;
还包括夹板与衬垫的可脱卸式连接装置,所述的可脱卸式连接装置由在各小夹板的内面设置的尼龙搭钩和在所述衬垫的外表面设置的可与所述的尼龙搭钩适配形成搭扣的纤维丝扣构成;
上述医用可塑型外固定组件,其中,所述的衬垫两端结合部的固定连接部件包括拉链、尼龙搭扣、或绳带。
上述医用可塑型外固定组件,其中,所述的纤维丝扣由编织的专用尼龙纤维丝扣构成,设在衬垫的外表面上,与小夹板内面设置的尼龙搭钩相配合。
上述医用可塑型外固定组件,其中,所述的纤维丝扣由在衬垫的外表面上形成的一层纤维丝构成,与小夹板内面设置的尼龙搭钩相配合。
上述医用可塑型外固定组件,其中,所述的固定带由一可包覆在小夹板外的外层套构成,所述外层套的两端结合部采用固定连接部件连接。
上述医用可塑型外固定组件,其中,所述的外层套两端结合部的固定连接部件包括拉链、尼龙搭扣、或绳带。
上述医用可塑型外固定组件,其中,所述的固定带由在小夹板外表面设置的至少一尼龙搭和一尼龙扣构成,所述的尼龙搭、尼龙扣分别与相邻的小夹板外表面设置的尼龙扣、尼龙搭相对,并能相互配合连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其产生的技术效果是明显的:
1、将衬垫设计为由透气的、柔软的纤维织物构成,对保护病人的皮肤有好处;
2、将小夹板设计为由热塑性材料构成,其重量轻,可减轻病人的负担;可反复使用,根据治疗的各阶段,按病人的受伤部位形状调整定型,符合人体工学的特点,消除了病人的不适感;是可透视材料,便于摄片透视等检查病患部位,及时了解病情;
3、在衬垫与小夹板之间设置连接装置,可方便的将小夹板固定在衬垫上,而且使用中不会移动,从而保证了医疗效果;
4、在小夹板外又加一层固定带,可灵活调整整个组件的固定松紧度,并可有效的防止损伤并发症;
5、方便临床医生操作,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医用可塑型外固定组件中衬垫实施例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医用可塑型外固定组件中衬垫实施例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医用可塑型外固定组件中衬垫实施例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医用可塑型外固定组件中一组小夹板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d件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医用可塑型外固定组件中一种固定带实施例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医用可塑型外固定组件中一种固定带实施例之一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72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结构的容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PD12的嵌入式USB接口来电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