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压缩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7385.8 | 申请日: | 2006-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53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林晶纬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晶纬 |
主分类号: | F04B41/02 | 分类号: | F04B4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左一平 |
地址: | 200436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压缩机。
背景技术
空气压缩机一般包括一电机、由电机驱动的气泵、过滤和分离装置、以及储气筒等。空气压缩机收集空气并进行压缩、过滤、分离杂质等步骤并最终将压缩空气储藏在储气筒中。储气筒中的压缩空气可用于提供气动系统的气源等多种用途。在一些诸如充气的简易使用中,通过外接一条充气管,即可将储气筒作为充气筒,对轮胎等设备充气。但是由于储气筒固定在空气压缩机本体上,而压缩机本身体积大,携带不便,给储气筒的单独使用带来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储气筒可与压缩机本体分离的空气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压缩机,包括一压缩机本体,在压缩机本体上设有两个储气筒,其中至少一个储气筒是通过安置机构设于压缩机本体上,该安置机构被设置成锁定状态或解锁状态,使所述至少一个储气筒与压缩机本体固定或分离。
所述的空气压缩机上可设一充气管,用于与所述至少一个储气筒连接,构成可单独使用的充气筒。
所述安置机构较佳地包括两个支架和与支架配合的两条扣带,所述两支架间隔设置,其一端与压缩机本体连接,另一端形成倒勾,所述两扣带与两支架上下对应,其一端与压缩机本体连接,另一端设有环形搭口。所述至少一个储气筒置于两个支架上,每条扣带自上方绑住储气筒,并通过其环形搭扣与对应支架的倒勾扣合,使安置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或者解除环形搭扣与倒勾的扣合,使安置机构处于解锁状态。
所述压缩机本体顶部设有一操作盘,或者一个工具盒,用以放置各种零件和工具。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通过采用储气筒与压缩机本体分离的结构,使空气压缩机的储气筒兼具充气筒的功能,使用和携带方便;并且设置的操作盘或工具盒可在产品维护时放置工具和零件,避免遗失。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一个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一个实施例的储气筒分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的储气筒分离示意图。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一压缩机本体1,在压缩机本体1上设有电机及气泵2、储气筒3(包括储气筒31、32)、控制板4及其他必备的部件,这些部件的设置及其连接关系与常规的空气压缩机相似,且并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为使储气筒3可方便用于其他独立用途,使两个储气筒31、32中的至少一个可与压缩机本体1分离。下面以图2所示实施例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选择储气筒32作为可分离的储气筒(当然也可以选择储气筒31),储气筒32是通过安置机构5设于压缩机本体上,在本实施例中,安置机构5包括两个支架51和与支架配合的两条扣带53,该两支架51间隔设置,其一端与压缩机本体1连接,另一端形成倒勾52,该两扣带53与两支架51上下对应,其一端与压缩机本体1连接,另一端设有环形搭口54。储气筒32放置于两支架51上,扣带53从上方捆住储气筒52,通过其环形搭扣54与对应支架51的倒勾52扣合,使安置机构5处于锁定状态,此时储气筒32就固定在压缩机本体1上。若要单独使用储气筒32,则解除安置机构5的锁定,使储气筒32可与压缩机本体1分离。储气筒32上设有一个把手34,便于携带。此外,在储气筒32上设有一充气管33,用于与储气筒32连接,构成可单独使用的充气筒。
应当指出,根据需要,可以将两个储气筒31、32都设置为可分离式的,并且安置结构5的结构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所揭示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安置结构5包括任何可以锁定储气筒和解除锁定的结构。
此外,为使空气压缩机在操作和维护中的零件和工具不易丢失,在一个实施例中,压缩机本体1顶部设有一用以放置零件和工具的操作盘6,在其他实施例中,操作盘6可以用工具盒代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晶纬,未经林晶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73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