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骨内钉及其锁定工具的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7831.5 | 申请日: | 200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27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哲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哲忠 |
主分类号: | A61B17/86 | 分类号: | A61B17/86;A61B17/8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赤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内钉 及其 锁定 工具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内钉及其锁定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易于操作且可有效确认嵌入骨内长度的骨内钉及其专用工具结构。
背景技术
骨折为一般极常见的意外伤害,而目前骨折的治疗处理方式有下列二种:
1.徒手整复,合并海绵八字绷带或石膏八字带固定。
2.开刀整复及内固定,如骨髓内钉或钢板作内固定。
多数的病例以徒手整复及八字带即可获得良好的效果,然而许多骨折型态或部位不易徒手整复,即使徒手整复也不易得到理想的固定作用,延长骨折愈合的时间;而开刀疗法则可得坚稳的固定作用,且可得完全的骨折复位效果、缩短愈合时间,刚好可以弥补该徒手整复疗法的不足。
传统应用于锁骨骨折的内固定疗法的骨髓内钉结构,其主要是于一柱形的内钉本体二端部周缘设有螺纹,且于其至少一端面设有尖锥部,使用时,该内钉本体可以尖锥部钻入骨折部位的一(入)侧,并沿该断骨内部钻向骨折部位的另一(出)侧,且利用该具尖锥部一侧周缘的螺纹结合于该骨折部位的出侧,而另以一螺帽螺合于该骨折部位入侧周缘的螺纹以形成定位,衔接该断骨;然而,上述传统的骨髓内钉结构在实际应用上有下列缺点:
1.由于制式的内钉本体长度一定,且各患者的身材差异以及骨折部位不同,致使开刀整复内固定所需内钉本体的长度也不同,因此,时常必须将多余的内钉本体截断,但是该内钉本体是被钉入骨内,难以由目视得知其伸入骨内的长度,目前多依赖开刀的经验以及概略判断来估计所需内钉本体的长度,此种缺乏科学根据的处理方式,往往产生极大的误差,影响医疗品质。
2.传统的内钉本体都呈圆柱长条状(二端部周缘设有螺纹),极不利于夹持和操作其转动,驱使内钉本体在骨内钻伸较为费时费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骨内钉及其锁定工具的改良结构,能简便、有效地确认骨内钉嵌入骨内的长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骨内钉的改良结构,具有骨钉本体,在其二端分设有一尖锥部、一具有轴向平削面的钉尾部,自该两端部朝骨钉本体的中段延设有第一及第二外螺纹段,该两外螺纹段之间形成一段平滑部,且设于骨钉本体二端的螺纹端的直径大于平滑部的直径。
一种适用于上述骨内钉的锁定工具结构,至少包括:
主套管,为中空管体,其一端设有使骨钉本体螺合于定位螺帽上并伸入主套管内的套合部;
标示结构,可伸入主套管内与该骨钉本体的端面接触并形成定位。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骨内钉及其锁定工具的改良结构易于操作,且可有效确认骨钉本体多余长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份组合外观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情形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情形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分解图,由其参照图2的部份组合外观图,可很明显地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要包括:主套管1、标示杆2及骨钉本体3等部份,其中该主套管1中央沿轴向设有一通孔11,于该通孔11的一端设有多角凹孔12,而该主套管1于通孔11的另端横设一便于持握的握把13,且于主套管1中段设有螺孔14,于该螺孔14对侧设有侧贯孔15,一定位螺栓16可螺合于该螺孔14内,在该定位螺栓16的前端部设有不具螺纹的凹缩部161,该凹缩部161可受由侧贯孔15横向伸入的工具冲击,而在端部成型为向周缘扩张变形的挡止部162,以防止该定位螺栓16松脱,标示杆2一端设有较大直径的端挡止部22,且其周缘由该端挡止部22一端起始设有标示刻度21,使标示杆2由主套管1具握把13的一端伸入通孔11内时,该端挡止部22可于通孔11端部形成一挡止,骨钉本体3是一长柱体,其二端部分别设有尖锥部31及至少具有一轴向平削面34的钉尾部,并分别由该尖锥部31、平削面34向中段延设有第一外螺纹段32、第二外螺纹段33,且于该第一外螺纹段32和第二外螺纹段33之间形成一段内径略小的平滑部。
图3、4是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情形示意图,由图3所示,使用时,该骨钉本体3的平削面34可便于外部工具夹持,以驱使该尖锥部31钉入断骨4的一侧,并使该第一外螺纹段32通过骨折部位41而螺入断骨4的另一侧,当该骨钉本体3以第一、二外螺纹段32、33分别结合于断骨4的骨折部位41二侧;然后,以主套管1的多角凹孔12套合一定位螺帽35螺入该第二外螺纹段33并挡止于断骨4表面,再以标示杆2伸入该主套管1的通孔11内与该骨钉本体3的端面接触,利用定位螺栓16螺入螺孔14内抵顶于标示杆2形成定位,使其裸露于主套管1外的标示刻度21可有效标示该骨钉本体3相对伸入主套管1内的长度,以确定该骨钉本体3钉入断骨4内,并在其外端锁定该定位螺帽35之后所需的截断长度,最后,如图4所示,将该主套管1抽出,使多角凹孔12脱离定位螺帽35,以利于截断工具5在锁结定位螺帽35位置的后方,再外留少数外螺纹段33(包含平削面34)长度处加以截断,并以适当工具在该外螺纹段33处加以崩牙处理,以利再利用主套管1反向旋转,定位螺帽35受卡制于该处而定位,如此,再利用主套管1直接带动定位螺帽35时,即可简便再旋带骨钉本体3进入断骨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哲忠,未经杨哲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78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电池充电器
- 下一篇:背胶式护邮夹热合裁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