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多级泵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8500.3 | 申请日: | 2006-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88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宋青松;谢张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F04D29/22;F04D29/24;F04D29/44;F04D29/42;F04D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叶克英 |
地址: | 201812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多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泵,特别涉及一种立式多级泵。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立式多级泵主要由进水段、平衡回水管、叶轮、中段、导叶、轴、出水段、平衡套、平衡鼓、密封函体、电机支架和电机组成。由于多级泵的扬程高,所产生的轴向力大,需要平衡回水管、平衡套、平衡鼓共同作用来平衡轴向力。它存在以下缺点:平衡套和平衡鼓在平衡轴向力的过程中,磨损很快,寿命短,可靠性差;平衡回水管容易堵塞,导致平衡鼓失去平衡轴向力的作用,因泵的轴向力大,导致轴承损坏;平衡回水管需回流一部分流量,影响了水泵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立式多级泵,能够提高泵的轴向力平衡效果,提高泵的效率及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立式多级泵,包括电机与电机连接的轴,电机的外壳与电机支架连接,电机支架的另一端与密封函体连接,密封函体与正向泵体连接,正向泵体的进水端与进水段外壳连接,正向泵体内的叶轮和导叶正向设置在轴上,其特征在于密封函体内还设有一反向泵体,反向泵体内设有反向设置在轴上的叶轮和导叶,反向泵体外设有外流道,该外流道的一端与正向泵体的出水端连通,外流道的另一端与反向泵体的进水端连通,反向泵体的出水端与出水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将原有的平衡套、平衡回水管和平衡鼓去掉,设置一反向泵体,在反向泵体内将一部分叶轮反向布置,并在反向泵体外设有外流道连接正反泵体,使得泵通过叶轮自身作用达到平衡轴向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一种立式多级泵,包括电机10与电机10连接的轴8,电机10的外壳与电机支架9的一端连接,电机支架9的另一端与密封函体7连接,密封函体7与正向泵体2连接,正向泵体2的进水端与进水段外壳1连接,正向泵体2内的叶轮3和导叶4正向设置在轴8上,其特征在于密封函体7内还设有一反向泵体6,反向泵体6内设有反向设置在轴8上的叶轮3和导叶4,在反向泵体6外设有外流道11,该外流道11的一端与正向泵体2的出水端连通,外流道11的另一端与反向泵体6的进水端连通,反向泵体6的出水端与出水管12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该外流道11为反向泵体6与密封函体7之间的空腔。
水从进水段外壳1进入该多级泵内,通过正向泵体2,流入外流道11,经过外流道11进入反向泵体6,从反向泵体6的出水端经出水管12流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反向设置的叶轮3和正向设置的叶轮3数量相同。
在图1中,5为出水段,13为平衡回水管,14为平衡套,15为平衡鼓,本实用新型将原有的平衡套14、平衡回水管13和平衡鼓15去掉,将半数的叶轮反向布置,并在叶轮外壳6和密封函体7上设外流道。由于半数的叶轮产生的轴向力向上,半数的叶轮产生的轴向力向下,使整个泵的轴向力完全平衡,而且不发生任何磨损。因此提高了泵的可靠性及泵的使用寿命,又由于没有了平衡回水管的回流损失,因此可以提高水泵效率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85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