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水头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8555.4 | 申请日: | 200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87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叶洋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洋辰 |
主分类号: | F28F25/06 | 分类号: | F28F25/06;B05B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赤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水头。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平面示意图,一般的冷凝管组10,该冷凝管组10上穿置若干散热鳍片11,该冷凝管组10上方设置一供水管12,该供水管12相对冷凝管组10贯穿设置若干洒水孔,该供水管12通以冷却水时,透过供水管12的洒水孔洒水于该冷凝管组10及散热鳍片11上进行散热,上述结构于使用上仍有下述问题:
该供水管12利用洒水孔产生水滴,但水滴占有的水分子团较大,洒落时无法确实涵盖该冷凝管组10及散热鳍片11而降低接触面积,造成热交换不确实;另外,当水滴碰触到冷凝管组10时必受重量加速度影响,而快速通过与该冷凝管组10进而降低接触时间而无法有效热交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进行充分热交换的喷水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水头,其包括:一管体;一盖体,其一开放端供所述管体组装,所述盖体另一封闭端中央处贯穿设置至少一透孔;以及一塑水件,其限位于所述管体与所述盖体之间,所述塑水件于二端成型第一集水段及第二集水段,所述塑水件的第一集水段衔接所述管体,所述塑水件的第二集水段衔接所述盖体。
本实用新型由于塑水件二端成型第一集水段及第二集水段,该管体、塑水件及盖体依序组装下,令该喷水头藉由塑水件的第一集水段与第二集水段及盖体的透孔进行空间限缩形成水道变化,使水流于喷水头中进行三段限流增压,令水流经喷水头产生雾状喷雾效果,使该喷洒范围确实涵盖冷凝管组,进而提升与冷凝管组的接触时间及面积进行热交换。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管体、塑水件及盖体水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塑水件水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管体、塑水件及盖体水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塑水件水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喷水头搭配无设置散热鳍片冷凝管组及供水系统使用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喷水头搭配有设置散热鳍片冷凝管组及供水系统使用示意图。
其中10为冷凝管组;11为散热鳍片;12为供水管;20为管体;21为结合段;30、30’为盖体;31、31’为结合孔;311、311’为结合孔;32、32’为封闭端;33、33’为透孔;40为塑水件;41为第一集水段;411为分水槽;412为集水道;41 3为导水孔;42、42’为第二集水段;421、421’为引水道;422、422’为集水空间;423’为限水道;50为挡水件;51为透孔;60为供水系统;61为储水槽;62为入水管;621为浮球;63为泵浦;64为送水管;641为洒水分路;642为过滤分路;70为过滤件;80为冷凝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请同时参阅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喷水头主要包含一管体20、一盖体30及一塑水件40;
该管体20为圆形内径,该管体20一端成型一外螺纹结合段21;
该盖体30为圆形内径,其一端为开放端31,另一端为封闭端32,该盖体30的开放端31内部成型一内螺纹结合孔311,该盖体30的封闭端32中央处贯穿设置至少一透孔33;
该塑水件40二端成型有一柱状的第一集水段41及一片状的第二集水段42,该塑水件40限位于该管体20与该盖体30之间;
该第一集水段41相应该管体20内部形状,该第一集水段41一端面成型一分水槽411,该第一集水段41的分水槽411二端各以45夹角锥状成型一集水道412,该第一集水段41的二集水道412各于底侧朝第二集水段42贯穿设置一导水孔413;
该第二集水段42相应该盖体30内部形状,该第二集水段42一端面顺沿边缘侧弧形凹设二引水道421,该第二集水段42的二引水道421一端与该第一集水段41的导水孔413相连通,该第二集水段42的二引水道421另一端于第二集水段42端面中央处交会成型一集水空间422,该第二集水段42的集水空间422相应该盖体30的透孔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洋辰,未经叶洋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85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同一个罐中的两步法制胶设备
- 下一篇:防滑手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