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常压工业煤气发生炉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9004.X | 申请日: | 200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82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丁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海涛 |
主分类号: | C10J3/20 | 分类号: | C10J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511浙江省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常压 工业 煤气 发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气发生炉的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与其他工业设备配套使用的常压工业煤气发生炉的制造技术。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常常要用到煤气作能源,例如在加热、烘干、烧结、回火、热处理等场合。因此在没有市政管道煤气配套的情况下,企业往往得自己生产煤气。这种煤气俗称水煤气,早年在用煤生产合成氨的化肥厂中常可见到。但合成氨厂的目的主要是制取氢气,以便与氮气合成而生产液氨,煤气只是其副产品,但它却是其它工业生产上不可多得的重要能源。例如在一些不锈钢冷轧企业中,常常需要对冷轧过的不锈钢带进行回火处理。以往都是用电炉加热,这不仅能耗高,而且因这些电炉功率一般都较大,常与其他设备争电能,所以须经常避峰让电,给企业生产造成诸多不便。因此近年来一些企业采用煤气加热来进行回火处理,所以在回火工序中配备了煤气发生炉。但是现有的煤气发生炉的结构形式都是沿用过去化肥厂生产合成氨的那一种,它不仅体积大而且能耗高,其实不适合在回火工序中配套使用。且炉内的蒸汽具有一定压力,因此,炉体属于压力容器,不仅对制造者要求较高,也给使用者操作管理带来了一些限制和要求。再者如产生的蒸汽不加以利用,直接生产干式煤气,这既是能源的浪费,又给使用者设限。因此对现有的这类煤气发生炉进行改造是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现有的煤气发生炉进行改造,使之能在常压下进行操作;同时解决蒸汽的利用问题,且能使炉体的体积缩小,更加安全、节能和环保。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微压出水、蒸汽直接入炉,用进水量控制蒸汽。本实用新型由炉体、进煤、进水、进气以及送气、出渣各部分组成,包括进煤斗、液压送煤管、进水管与进水阀、空气管与电动阀、煤气喷气嘴、水封出渣斗。所述炉体为双层夹套的直形圆筒体,顶部设有盖子,在盖子上设有测煤管和活动封口;在所述炉体上部侧面设有液压送煤管,直通炉体的炉膛;在炉体中部设有炉门;在炉体的另一侧设有输送煤气的煤气喷气嘴;在炉体的下部侧面设有出渣斗;在炉体底部设有水蒸汽和空气的混合气进气管,其一侧与蒸汽管和空气管相接;在炉体内底部设有可旋转的炉栅,由炉外的电机通过伞齿轮带动。另外在炉体上部外面还设有液位计和出水管。
在所述液压送煤管上设有进煤斗;在所述空气管侧面设有测温的热电偶;在所述混合气进气管下面设有水封槽;所述蒸汽管从炉体上部的夹套中通出,并与下部的空气进气管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蒸汽直接进入炉膛,并在夹套上部外侧的炉体外设有出水管,使炉体成为开放式的非压力容器,因此比较安全。同时夹套内的水既是炉膛的降温冷却液,又能供煤气发生炉产生水煤气的蒸汽之用。并且由于设置了液压自动加煤,热电偶测温、控温,电动卸煤渣等,因此可实现全自动操作和控制。另外在自动出煤渣的同时还有水封保护,杜绝了在出渣时尘土飞扬场面的发生,因此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既安全、环保又节能的工业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各部名称及标记:1.进煤斗、2.测煤管、3.活动封口、4.液位计、5.出水管、6.上盖、7.炉体、8.煤气喷嘴、9.进风管、10.炉门、11.出渣斗、12.炉渣卸口、13.混合气进气管、14.水封槽、15.热电偶、16.空气管、17.电动执行阀、18.蒸汽管、19.电动机、20.进水管、21.夹套、22.液压送煤管、23.旋转炉栅、24.伞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与工业设备配套使用的常压工业煤气发生炉,由炉体、进煤、进水、进气以及送气、出渣机构组成,包括进煤斗1、液压送煤管22、进水管20与进水阀、空气管16与电动执行阀17、煤气喷嘴8、水封出渣斗11。炉体7为双层夹套21的直形圆筒体,在顶部上盖6设有测煤管2和活动封口3。在炉体7上部侧面设有液压送煤管22,并直通炉体7的夹套21里层;在炉体7中部设有炉门10。在炉体7的另一侧设有输送煤气的煤气喷嘴8。在炉体7的下部侧面设有出渣斗11。在炉体7底部设有水蒸汽和空气的混合气进气管13,并与蒸汽管18和空气管16相连。在炉体7内底部设有由炉外的电动机19通过伞齿轮24带动的旋转炉栅23。在旋转炉栅23与炉体7的内层之间留有炉渣出口12。另外在炉体7上部的外面还设有液位计4和出水管5。运行时,先将煤块预先加入到炉膛内,将煤点燃并向炉体7的夹套21内注入自来水,当炉内煤炭燃烧到一定温度时,夹套21内的水也沸腾变成蒸汽,蒸汽从夹套21上部逸出,通过蒸汽管18和从空气管16进来的空气混合后从炉体7底部进入炉膛内,与炽热的煤块反应生成水煤气,生成的煤气从炉体上部的煤气喷嘴8中喷出。由于新鲜空气从煤气喷嘴8侧面的进风管9进入,因此煤气从喷嘴中喷出的速度会很急。当煤块燃烧后变成煤渣时,自动控制系统启动电动机19,电动机19带动与电机同轴的伞齿轮24,进而带动旋转炉栅23,将炉渣从炉渣卸口12处扒下,从水封出渣斗11中卸掉。由于在炉体7侧面的夹套21外设有开放式的出水管5,因此夹套内的压力不会升高。另外,液压送煤管22、热电偶15、电动执行阀17、电动机19等都由控制台集中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海涛,未经丁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90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