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卡轮式出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9564.5 | 申请日: | 200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73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星;蒋隽;李严华;瞿神发;吴立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怡力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3/103 | 分类号: | G06K13/103;B65H3/06;B65H5/06;G07B3/00;G07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宝贵 |
地址: | 201821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卡 轮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地铁、银行、轮渡、机场或娱乐场所的电子智能卡自动售卡(票)机及卡票分拣机上自动出卡(票)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地铁等场所的智能卡自动售卡(票)机、自动分拣机把卡(票)箱中的卡(票)刮出后,大多采用皮带式传输形式送到出票口,其特点是二条皮带上下夹持卡票,传输时上下皮带都需要获得动力。这种传输形式主要弱点有两个,一是在低温接近零度时传输容易打滑失效,二是结构外形比较大而复杂。因此在制造、使用、维护等带来诸多麻烦,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卡轮式出卡装置,采用滚轮组合替代皮带传输结构以克服上述弱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卡轮式出卡装置,包括存卡箱、主刮卡轮、副刮卡轮,由一电机驱动主刮卡轮、副刮卡轮,其特征在于从副刮卡轮至自动售卡机的出卡口之间设置有若干节点派对滚轮组合,每一滚轮组合由一个传输轮和一个被动轮组成相切关系,副刮卡轮与相邻滚轮组合的距离及各相邻滚轮组合节点间的距离均接近且不大于卡的长度,由另一电机驱动其中一个传输轮并通过一皮带联动其余传输轮。
作为进一步改进,在副刮卡轮与相邻滚轮组合之间安置一对呈上下排列的挡卡轮,两个挡卡轮外沿之间的间隙大于一张卡的厚度且小于两张卡的厚度,两个挡卡轮与各传输轮共用所述的皮带联动而作同方向转动,存卡箱内的卡在主刮卡轮、副刮卡轮驱动下穿过两个挡卡轮外沿之间的间隙进入各滚轮组合间的传送过程。
作为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的皮带外侧配置一个压带轮。
本实用新型使用节点派对滚轮实现接力形式把智能卡从存卡箱传输到出卡口,因为舍去了传送皮带,在低温条件下传送不会失效,因此无需对周围环境加热升温;处于上位的挡卡轮可以阻止重叠的两张卡同时进入传送通道,结构也比较紧凑,缩短了传送通道的长度,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电机1,出卡口2,卡3,被动轮4,传输轮5,皮带6,压带轮7,上挡卡轮8,下挡卡轮8’,副刮卡轮9,主刮卡轮10,电机11,存卡箱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见附图所示的一种智能卡轮式出卡装置,包括存卡箱12、主刮卡轮10、副刮卡轮9,由一电机11驱动主刮卡轮10、副刮卡轮9,这些结构与现有自动售卡(票)机、自动分拣机雷同,其作用是从存卡箱12中把卡3刮出。从副刮卡轮9至自动售卡机的出卡口2之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有若干节点派对滚轮组合,每一滚轮组合由一个传输轮5和一个被动轮4组成相切关系,传输轮5带动被动轮4相向转动。副刮卡轮9与相邻滚轮组合的距离及各相邻滚轮组合节点间的距离均接近且不大于卡3的长度,可以保证卡3在相邻滚轮组合节点间传递,图中显示三组传输轮和被动轮形成三个传输接力点。在副刮卡轮9与相邻滚轮组合之间安置一对呈上下排列的上挡卡轮8、下挡卡轮8’,两个挡卡轮外沿之间的间隙大于一张卡的厚度且小于两张卡的厚度。由另一电机1驱动其中一个传输轮5并通过一皮带6联动其余传输轮5和挡卡轮8、8’,存卡箱内的卡在主刮卡轮10、副刮卡轮9驱动下穿过两个挡卡轮8、8’外沿之间的间隙进入各滚轮组合间的传送过程到达出卡口2。两个挡卡轮8、8’作同方向转动,处于上位的挡卡轮8可以阻止重叠的两张卡同时进入传送通道。联动皮带6外侧配置一个压带轮7,保持皮带6与传输轮5的传输动力,提高传输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怡力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怡力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95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