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冷热两用空调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51601.6 | 申请日: | 2006-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38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黄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猛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F25B27/00;F24F5/00 |
代理公司: | 南昌佳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闵蓉;刘守正 |
地址: | 330000江西省南昌市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冷热 两用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煤炭、石油不可再生能源逐渐减少,能源危机已经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急切地寻找新的能源,人们不约而同地将眼光集聚于太阳,这一取之不尽、没有污染的能源身上。如何更好地提高利用太阳能技术的效益?一直是人们所思考的问题。现在被人们所用的太阳能技术,一般只是利用太阳能的辐射给真空管集热,给人们生活提供热水而已,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一种结构简单,同时即能制冷又能制热的两用空调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帮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吸收太阳能为主要能源的,即能制冷又能制热的两用空调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太阳能冷热两用空调器是由:太阳能吸热真空管a、热效率转换系统b、制冷系统c、冷暖气出口d组成,其特征在于:太阳能吸热真空管a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管道与热效率转换系统b连接;热效率转换器b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管道与太阳能吸热真空管a和制冷系统c连接;制冷系统c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管道与热效率转换系统b和冷暖气出口d连接;冷暖气出口d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管道与制冷系统c连接,由冷暖气出口d输出热气或输出冷气,实现即能制冷又能制热的两用空调器。
所述太阳能吸热真空管a,是一种直接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的装置,用支架支撑装于向阳处,直接吸收太阳辐射,可产生200℃以上的温度;连接管道一端连接太阳能吸热真空管a,另一端伸入热效率转换系统b内。
所述热效率转换系统b是由:连接管道、循环泵、单向阀、双层储罐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储罐是由保温层、发热材料、温度传感器、高温介质组成,双层储罐四周的夹层为保温层,且内盛装有高温介质,温度传感器紧贴着发热材料浸泡在高温介质中,并沉浸在双层储罐的底部;连接管道分别串入循环泵、单向阀后,一端伸入双层储罐内,另一端伸入吸热真空管组a内。
所述制冷系统c是由:连接管道、循环泵、单向阀、壳体、盘管、贯流风扇、接头组成,其特征在于:连接管道分别串入循环泵、单向阀后,一端伸入所述热效率转换系统b的双层储罐内,另一端伸入壳体内连接盘管的一端,盘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道伸出壳体后,伸入所述热效率转换系统b的双层储罐内;通过支架将盘管、贯流风扇安置在制冷系统c内;制冷系统c的一个输出端通过连接管道分别串入循环泵、单向阀后与冷暖气出口d连接,制冷系统c的另一个输出端通过接头与冷暖气出口d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实现以吸收太阳能为主要能源,产生热源,可直接用来制热;也可用来驱动普通的制冷机工作,实现即能制冷又能制热的两用空调器,并充分利用太阳这一环保、节能、取之不尽、没有污染的能源,而且太阳辐射越强、环境气温越高、越省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太阳能吸热真空管a、热效率转换系统b、制冷系统c、冷暖气出口d、连接管道1、循环泵2、单向阀3、双层储罐4、保温层5、发热材料6、温度传感器7、高温介质8、壳体9、盘管10、贯流风扇11、接头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2所示,一种太阳能冷热两用空调器是由:太阳能吸热真空管a、热效率转换系统b、制冷系统c、冷暖气出口d组成。太阳能吸热真空管a,是一种直接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的装置,用支架支撑装于向阳处,直接吸收太阳辐射,可产生200℃以上的温度;连接管道1的一端连接太阳能吸热真空管a,另一端伸入热效率转换系统b内。热效率转换器b是由:连接管道1、循环泵2、单向阀3、双层储罐4组成,双层储罐4是由保温层5、发热材料6、温度传感器7、高温介质8组成,双层储罐四周的夹层为保温层5,且内盛装有高温介质8,温度传感器7紧贴着发热材料6浸泡在高温介质8中,并沉浸在双层储罐4的底部;连接管道1分别串入循环泵2、单向阀3后,一端伸入双层储罐4内,另一端伸入吸热真空管组a内。制冷系统c是由:连接管道1、循环泵2、单向阀3、壳体9、盘管10、贯流风扇11、接头12组成,连接管道1分别串入循环泵2、单向阀3后,一端伸入热效率转换系统b的双层储罐4内,另一端伸入壳体9内连接盘管10的一端,盘管10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道1伸出壳体9后,伸入热效率转换系统b的双层储罐4内;通过支架将盘管10、贯流风扇11安置在制冷系统c内;制冷系统c的一个输出端通过连接管道1分别串入循环泵2、单向阀3后与冷暖气出口d连接,制冷系统c的另一个输出端通过接头12与冷暖气出口d连接,由冷暖气出口d输出热气或输出冷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猛,未经黄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516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