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输送粉末物料的气化收容室有效
申请号: | 200620052342.9 | 申请日: | 2006-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76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唐雄;林勇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雄;林勇光 |
主分类号: | B65G53/40 | 分类号: | B65G53/40;B65G53/3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05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输送 粉末 物料 气化 收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低气压气流输送粉末物料设备中粉末物料在其中与低压气体进行混合气化的气化收容室。
背景技术
在利用低气压气流输送粉末物料设备中,目前所使的气化收容室,其结构是在机体内形成有一气化室,机体顶部设有物料入口,中部设有喷嘴安装口及与喷嘴对应的输料出口。在粉末物料从物料入口进入气化收容室后,喷嘴喷射低压气体对粉末物料在气化室内进行混合气化,采用锁气器锁住物料入口气流,防止低压气流从物料入口冒出,并将粉末物料经输料出口输送出去。这种结构的气化收容室存在的缺点:一是由于在锁气器的旋转供料中,由于内置分格叶轮的作用,对气化收容器供料并非十分均匀,有粉末物料沉积在气化收容室底部,气灰混合效果不佳,粉末物料在气化收容室气化过程中不能均匀输送,严重影响了物料的输送效果;二是粉末物料直接落在喷嘴上,对喷嘴造成磨损,缩短了低压气体喷嘴的使用寿命;三是存在向上反串气灰的现象,对物料入口的锁气器形成有反窜气压力,影响了输送效果;四是在低压气体喷嘴需要更换维修及处理其它输送故障时需要拆卸其它部位才能进行必要维修,为检修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少向上反串气灰的现象,使喷嘴的气流将物料经输料出口直接带入文氏管的用于输送粉末物料的气化收容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输送粉末物料的气化收容室,包括机体及设在机体上的输料出口和物料入口,所述的机体的输料出口的上部向物料入口方向延伸有导流弧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气化收容室,由于机体的输料出口的上部向物料入口方向延伸有导流弧板,在喷嘴的气力射流过程中,由于导流弧板的作用,减少了向上反串气灰的现象,使喷嘴的气流将物料经输料出口直接带入文氏管,减轻了锁气器的反窜气压力,改善了输送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的机体侧壁设有检修门。在喷嘴需要更换维修及处理其它输送故障时无需拆卸其它部位可直接打开检修门进行必要维修,为检修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
在所述的机体底端设有与低压气体气源连通的气化板。由于在机体底端设有与低压气体气源连通的气化板后,气化板在收容室底部对收容室底部的粉末物料进行微量气化,使粉末物料在气化收容室气化过程中均匀混合,不会产生沉积,同时也改善了气灰混合效果,使粉末物料能均匀地经输料出口输送到输料管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在所述的机体的物料入口设有与喷嘴安装口对应的导料板。由于导料板的作用,将粉末物料送到喷嘴口前端进行喷射,大大的降低了喷嘴的磨损,延长了喷嘴的使用寿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气化收容室,由锁气器的旋转作用,对气化收容室供料,通过导料板,将物料送到喷嘴口前端,在喷嘴射流作用下将物料均匀地射入文氏管混扩后进入输料管而达到输送目的,气化板在收容室底部对收容室底部的粉末物料进行微量气化,使粉末物料在气化收容室气化过程中均匀混合,不会产生沉积,同时也改善了气灰混合效果,使粉末物料能均匀地经输料出口输送到输料管中。在喷嘴需要更换维修及处理其它输送故障时无需拆卸其它部位可直接打开检修门进行必要维修,为检修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减少向上反串气灰的现象,使喷嘴的气流将物料经输料出口直接带入文氏管,粉末物料不会沉积在气化收容室底部,气灰混合效果佳,粉末物料能均匀输送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操作简单、性能可靠的用于输送粉末物料的气化收容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3是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在机体1顶部设有物料入口3,中部设有喷嘴安装口7及与喷嘴安装口7对应的输料出口5,机体1的输料出口5的上部向物料入口3方向延伸有导流弧板4。
参见图1、图2和图3,由于机体1的输料出口5的上部向物料入口3方向延伸有导流弧板4,在喷嘴的气力射流过程中,由于导流弧板4的作用,减少了向上反串气灰的现象,使喷嘴9的气流将物料经输料出口5直接带入文氏管10,减轻了锁气器的反窜气压力,改善了输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雄;林勇光,未经唐雄;林勇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523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