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车组高温超导主变压器线圈放线盘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52509.1 | 申请日: | 2006-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16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胡桂林;钟福兵;龙谷宗;胡贵;谭文俊;杨秋梅;龚建波;谷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4 | 分类号: | H01F41/04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2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车组 高温 超导 变压器 线圈 放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车和城轨车辆部件的制作工具,尤其是指一种机车 和城轨车辆用高温超导主变压器,主要用于电动车组高温超导主变压器线 圈的绕制。
背景技术
在常规电动车组高温超导变压器中,放线盘宽度很大,如图1所示, 放线盘为一整体的结构形式,包括内套和侧档板,导线并绕在放线盘内套 上,且可以左右摆动。在国家“十五”863计划《电动车组高温超导主变压 器研发》项目研制中,采用北京英纳超导有限公司生产的Bi2223/Ag超导 带材,规格4.2mm×0.23mm,厚度较小,由于Bi2223/Ag超导带材直弯半径 不能小于80mm,侧弯半径不能小于800mm,且比较脆,在进行线圈绕制和包 扎绝缘时,不能随意弯曲、扭动,且超导线不能并绕,因此传统的放线盘 宽度太大,在进行线圈绕制和包扎绝缘时,导线左右摆动严重,甚至出现 损伤现象。实际经验表明,控制超导线左右摆动以防损伤超导线,是提高 线圈绕制和包扎绝缘质量的关键,很有必要对此加以改进。为此我公司设 计了专门的放线盘,以解决工艺中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电动车组高温超导主变压器线圈绕 制和包扎绝缘的放线盘不足,提出一种放线盘宽度小,能有效控制左右摆 动的新型放线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提出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电动车组高温 超导主变压器线圈放线盘,包括内套和侧档板,其特点在于,内套和侧档 板为组合式结构形式,侧档板为两块套在内套的外表面上,在两块侧档板 之间还设有与导线宽度相匹配的小圆盘,保证超导线能在小圆盘上无障碍 运动,小圆盘宽度与超导线的宽度相差不大,控制线圈绕制和包扎绝缘时 超导线的侧向摆动。小圆盘也套在内套上,小圆盘一头有卡定侧档板的凸 台,在小圆盘的另一头有用于并紧侧档板和小圆盘的紧固件,紧固件将侧 档板和小圆盘与内套紧固为一体。为了知道超导线在线盘内部导线缠绕状 态,侧档板采用透明材料制作,可以清楚地指示超导线在线盘内部导线缠 绕状态,随时作出调整,且侧档板相对的内侧的外圆有倒圆角,以免超导 线缠入和放出导线盘时损伤超导线。
该实用新型采用组合形式的放线盘,具有宽度可调,能有效防止超导 线左右摆动,且侧档板采用透明材料制作,可以清楚地指示超导线在线盘 内部导线缠绕状态,随时作出调整,因此能大大提高电动车组高温超导主 变压器线圈绕制和包扎绝缘的质量。
附图及说明
图1为原放线盘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原放线盘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中:1、内套;2、小圆盘;3、侧档板;4、锁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 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电动车组高温超导主变压器线圈放线盘,包括内套1和侧档板3, 其特点在于,内套1和侧档板3为组合式结构形式,侧档板3为两块,套 在内套1的外表面上,在两块侧档板3之间还设有与导线宽度相匹配的小 圆盘2,保证超导线能在小圆盘2上无障碍运动,小圆盘2的宽度与超导线 的宽度相差不大,以控制线圈绕制和包扎绝缘时超导线的侧向摆动。小圆 盘2也套在内套1上,小圆盘2一头有卡定侧档板的凸台,在小圆盘的另 一头有用于并紧侧档板和小圆盘的紧固件4,紧固件4可以螺纹结构的,也 可以是螺纹结构加锁紧螺母形式的,还可以是併帽结构形式的。紧固件4 将侧档板3和小圆盘2与内套1紧固为一体。为了知道超导线在线盘内部 导线缠绕状态,侧档板采用透明材料制作,可以清楚地指示超导线在线盘 内部导线缠绕状态,随时作出调整,且侧档板相对的内侧的外圆有倒圆角, 以免超导线缠入和放出导线盘时损伤超导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525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