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凸轮顶杆式紧压茶叶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52672.8 | 申请日: | 200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49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辛继红;郭紫贵;汤兴初;魏刚;张岚;熊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颜昌伟 |
地址: | 410128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轮 顶杆式 紧压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机,特别涉及一种凸轮顶杆式紧压茶叶机。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生产和消费茶叶的大国,茶叶千百年来均是以条索状、叶片状展现在人们面前。食用时,人们往往用手抓茶叶入杯泡茶给自己或客人,这样既不卫生也不雅观。倾倒虽卫生但又拿捏不准份量也不方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近几年在市场上已出现一部分成型茶,如球、饼等形状。它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卫生,且储藏时间长,很受品茶人的青睐。但由于是通过蒸煮复水后手工包揉而成型,然后干燥成成品,蒸煮复水对茶叶影响很大,而且手工包揉加工的工人劳动强度大,工效低,产量小,因而使型茶成本价格大大增加,也就不能很好开拓市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手工包揉成型的沱茶制作中工人劳动强度大、工效低、形状不规范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率高的凸轮顶杆式紧压茶叶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主板、顶杆模柱、凸轮、机架、蜗轮蜗杆减速器、带模孔的内模盘,机架下部装有电动机,机架上设有主板,主板一侧的机架上设有蜗轮蜗杆减速器,蜗轮蜗杆减速器上的皮带轮经皮带与电动机相连,主板内设有带模孔的内模盘,内模盘的上部主板上设有进料口,下部主板上设有出料口,内模盘通过紧定螺钉和平键固定在减速器蜗轮轴上,内模盘的模孔内设有顶杆模柱,顶杆模柱上装有压缩弹簧,顶杆模柱下端开有一直槽,槽内的滚动上安装有滚轮,内模盘的中央设有凸轮,凸轮经螺钉固定在主板上,压缩弹簧使顶杆模柱与凸轮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将炒制好的茶叶放入料口中,落入模孔内的茶叶被内模盘转动时顶杆模柱的伸缩运动压紧,当模孔旋转到下方出料口17时,顶杆模柱继续顶压使模孔内被压紧的茶叶块掉落。这种紧压茶叶机具有结构简单、进料方便、工作稳定可靠、效率高的优点。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包括主板1、顶杆模柱2、凸轮5、机架7、蜗轮蜗杆减速器8、带模孔的内模盘12,机架7下部装有电动机6,机架7上设有主板1,主板1一侧的机架7上设有蜗轮蜗杆减速器8,蜗轮蜗杆减速器8上的皮带轮9经皮带与电动机6相连,主板1内设有带模孔的内模盘12,内模盘12与主板1上的内槽具有间隙配合,内模盘12的上部主板1设有进料口3,下部设有出料口18,内模盘12通过紧定螺钉10和平键11固定在减速器蜗轮轴15上,紧定螺钉10防止内模盘12在轴上移动,内模盘12的模孔内设有顶杆模柱2,顶杆模柱2上设有压缩弹簧4,顶杆模柱2下端开有一直槽,槽内的支承轴14上安装有滚轮13,内模盘12的中央设有凸轮5,凸轮5经螺钉16固定在主板1上,压缩弹簧4使顶杆模柱2与凸轮5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待压的茶叶放入料斗3内,电动机6转动通过皮带带动皮带轮9转动,经减速器8减速后由减速器蜗轮轴15带动内模盘12转动,内模盘12转动时,滚轮13沿着凸轮5边缘滚动,由于压缩弹簧4的作用,顶杆模柱2只能在模孔内做伸缩运动,茶叶经入料口3进入模孔内,被顶杆模柱2的伸缩压紧,当模孔旋转到下方出料口17时,顶杆模柱2继续顶压使模孔内被压紧的茶叶块掉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526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