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打气筒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52982.X | 申请日: | 200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92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吴树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树木 |
主分类号: | F04B33/00 | 分类号: | F04B3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为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气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气筒,尤指具有安全装置而可自动保持气压的打气筒。
背景技术
按,目前生活上许多用品皆需要利用打气筒来进行充气,而针对不同的物品需要有不同的压力,故一般传统的打气筒无法达到设定所需压力的效果,且亦无法依照不同场合环境来改变灌充气体时的压力限制,使用上较不方便。
再者,对于某些大型打气筒,其活塞杆往复运动时会产生相当高的气体压力,若是待充气物或是打气筒软管衔接部位结合结构不良,则容易发生无法承受压力而爆开或弹开的危险,很有可能造成人员受伤的问题。
除此之外,已知打气筒上要另行加装其它安全装置时,最常碰到的问题就是结构复杂、或是零组件过多的问题,而如此即会有产品单价过高的问题,亦会发生打气筒寿命较短的缺点。更夸张的,还有可能设计出一些根本无法实施或是无法供消费者方便使用的产品,相当不符产业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设定所需压力,且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的打气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打气筒,其包括有:一筒体单元,包括有一筒身与一杆体,该筒身两端之间形成一气体压缩路径,该杆体一端设一握把,而该杆体异于握把一端则设一活塞,该杆体的活塞系可于气体压缩路径内往复滑移;一流路单元,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其第一端系连接于筒体单元,并且与气体压缩路径相通连,该流路单元的第二端则可衔接待充气物;一安全装置,装设于该流路单元上。
该流路单元上设有一容置槽,该安全装置设置于该容置槽内。
该流路单元包括有一座体、一枢转件、一软管与一风嘴头,该座体系连接于筒身上,且该座体开设有一与气体压缩路径相连通的枢接孔,该枢转件的一端形成有一枢设于座体的枢接孔内的枢接部,该软管连接于枢转件与风嘴头之间,该容置槽设于座体上,且该容置槽开设有一穿孔而与座体的枢接孔相导通。
该流路单元包括有一座体、一枢转件、一软管与一风嘴头,该座体连接于筒身,且该座体开设有一与气体压缩路径相连通的枢接孔,该枢转件的一端形成有一枢设于座体的枢接孔内的枢接部,该枢转件内设有一气道,该气道藉由一贯穿枢接部的通孔而与座体的枢接孔相通连,该软管连接于枢转件与风嘴头之间,该容置槽设于枢转件一侧,且该容置槽开设有一穿孔而与枢转件的气道相导通。
该流路单元包括有一座体、一枢转件、一软管与一风嘴头,该座体连接于筒身,且该座体开设有一与气体压缩路径相连通的枢接孔,该枢转件一端形成有一枢设于座体枢接孔内的枢接部,该枢转件内设有一气道,该气道藉由一贯穿枢接部的通孔而与座体的枢接孔相通连,该软管连接于枢转件与风嘴头之间,该风嘴头内设有一与软管相通连的信道,该容置槽设于风嘴头一侧,且该容置槽开设有一穿孔而与风嘴头的信道相导通。
该流路单元包括有一风嘴头,该风嘴头内设有一供气体流通的信道,该容置槽设于风嘴头一侧,且该容置槽开设有一穿孔而与风嘴头的信道相导通。
该流路单元包括有一座体,且该座体开设有一供气体流通的枢接孔,该容置槽设于座体上,且该容置槽开设有一穿孔而与座体的枢接孔相导通。
该流路单元包括有一枢转件,该枢转件内设有一供气体流通的气道,该容置槽设于枢转件一侧,且该容置槽开设有一穿孔而与枢转件的气道相导通。
该安全装置包括有一用以封闭穿孔的顶掣件、一具有泄气孔的调整件与一设于该顶掣件与调整件之间的弹性体。
该容置槽与穿孔交接处形成有一锥状承面,且该容置槽的开放端设有螺纹,该顶掣件形成有一锥状表面而得以与容置槽内的承面相接触,该调整件外周设有螺纹而得以螺接于容置槽内的螺纹处,且该调整件更设有一调整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打气筒』,其中设于流路单元上的安全装置可供设定所需要的压力,只要在风嘴头上外接一压力表即可测得压力,使用上相当方便,且安全装置可自动保持流路单元与待充气物内部压力恒在设定范围内。
2.本实用新型『打气筒』,其中设于流路单元上的安全装置结构简单,且零组件亦相当的少,无需在流路单元上加设其它结构,仅需开设一容置槽即可轻易的组装安全装置,为一相当符合产业利用的设计。
3.本实用新型『打气筒』,其中设于流路单元上的安全装置,可以是设在风嘴头上、或是设在座体上、亦可以设在枢转件上,多种不同的实施方式,可增加产品的市场普遍性与适应能力,为一极具进步性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树木,未经吴树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529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漏电流检测装置
- 下一篇:链轮式摩托车变速倒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