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七彩电话台灯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53982.1 | 申请日: | 200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26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光 |
主分类号: | F21V33/00 | 分类号: | F21V33/00;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170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七彩 电话 台灯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用于家庭,酒店及办公室的装饰灯具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台灯只是起到照明作用,而普遍的家庭,酒店及办公室都具有电话和台灯,但是将电话和台灯同时放在桌上,会占用一定的面积和空间。另外,有些电话台灯亦只不过是将两个不同的功能的部件放在一起,相互之间并没有功能上的联系,或者联系在一起的功能不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基于解决家庭或酒店的床头台灯和电话的视觉和听觉等方面而设计的,并将台灯和电话融为一体,它具有集通信,时间,照明,音乐和色彩变化的功能。它的功能主要体现下面:
1.灯柱(2)会自动循环发出红,黄,绿,蓝,青,粉红,白七种颜色的光。或发出固定的单色光。
2.当电话打进来时,灯柱(2)会自动亮起,并且自动播放预先录入的音乐和歌曲。
3.数码万年历(5)的闹钟作用时,灯柱(2)亦会自动亮起,并且自动播放预先录入的音乐和歌曲。
4.特色的电子调光,使灯光亮度不会因电网电压的改变而产生变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智能七彩电话台灯是由控制电路板,红,绿,蓝色发光二极管,白色塑料管,底座,灯罩,数码显示管,电话机(3),喇叭等所组成,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包括电源电路,电子调光电路,语音录放音电路,单稳态电路,振荡电路,计数分频电路,音频输入和放大电路,单片机电路,所述的电源电路由220V交流电输入,经降压后,再经整流滤波输出12V直流电压。所述的单稳态电路向语音录放音电路和振荡电路提供延时脉冲信号,所述的振荡电路向计数分频电路提供脉冲信号,所述的计数分频电路向发光二极管输出脉冲。所述的语音录放音电路向音频输入和放大电路输出音频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灯柱(2)可自动循环发光,亦可单一发光,增加了台灯的特色。电话进入时,灯柱(2)自动发光,同时,用音乐或歌曲代替了铃声,增强台灯的动感性和娱乐性。数码万年历(5)的闹钟用灯光,音乐或歌曲替代了急促,烦躁的铃声,使台灯具有实用性和多重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七彩电话台灯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七彩电话台灯的控制电路功能连接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智能七彩电话台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图1中,黑色旋钮(8)是调控灯泡的光亮度。当按下灰色旋钮(7)时,台灯的灯柱(2)会自动循环地发红,黄,绿,蓝,青,粉红,白七种颜色的光,当再按下蓝色旋钮(9)时,灯光会固定在上述七种颜色中的其中一种,当按起灰色旋钮(7)时,灯柱不发光,如果电话进来时,灯柱就会自动发光,音乐或歌曲亦同时响起。绿色旋钮(6)是录音按钮,红色旋钮(10)是放音按钮,当插入音频信号后,喇叭会自动播放出音乐或歌曲,如果按一下绿色旋钮(6),就会录入该段音乐或歌曲,若要检查录音效果,则按一下红色旋钮(10)。
在图3中,当K闭合后,当电话铃响时,铃流经过电容使光藕内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光电管内阻变小,单稳态电路翻转进入暂稳态,延时触发继电器J1,使振荡电路中的K1闭合,电路产生脉冲信号经记忆锁存电路,再经分频电路4024进行计数分频。经三极管放大后,使红,绿,蓝三组发光二极管不断闪烁。同时,继电器J1被触发后,使语音电路的K2闭合,语音IC(ISD2560)的14脚输出音频信号经CD2822进行放大后驱动喇叭工作。
在图3中,单片机电路产生的闹铃信号经放大后触发继电器J2,使振荡电路中的K1闭合,电路产生脉冲信号经记忆锁存电路,再经分频电路4024进行计数分频。经三极管放大后,使红,绿,蓝三组发光二极管不断闪烁。同时,继电器J2被触发后,使语音电路的K2闭合,14脚输出音频信号经CD2822进行放大后驱动喇叭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光,未经张志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539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