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冰蓄冷机组和使用该冰蓄冷机组的空调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57352.1 | 申请日: | 2006-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19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肖洪海;张华;张桃;张龙;沈军;樊华云;严伟林;黄玉优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02;F25C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德魁 |
地址: | 51907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蓄冷 机组 使用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和空调组件,特别涉及一种冰蓄冷机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冰蓄冷空调系统,是利用电网低负荷期的廉价电力,如夜间电力,通过载冷剂(通常为乙二醇水溶液)将制冷系统制取的冷量贮存在水中,把水冻结成冰;而在电价昂贵的电网高负荷期,如白天,将冰中的冷量释放出来向空调系统供冷,从而减少电网高负荷期对电力的要求、实现电力系统“移峰填谷”的空调系统。在供电紧张的地区,冰蓄冷系统可以实现“负荷转移”——将电力供应高峰时段的冷负荷转移到电力负荷低谷时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解决电力高峰期电力供应问题。因此,该技术受到了用户的欢迎和电力部门的电力政策的大力支持,在国内迅速发展。2005年3月2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0410074074.6的冰蓄冷装置参见图1,该装置中制冷机组与换热器连接构成环路,在换热器出口与制冷剂组入口的管路上设置换热器调节阀、载冷剂和冷机调节阀;在载冷剂泵与冷机调节阀之间的管路上接冰槽管路,冰槽管路上依次设置冰槽调节阀和冰槽,冰槽管路的另一端与制冷机组出口和换热器入口之间的管路连接;在换热器调节阀和载冷剂泵之间的管路上接旁通管路,旁通管路上设置旁通调节阀,旁通管路的另一端与冰槽调节阀和冰槽之间的管路连接。这种冰蓄冷机组的不足之处在于:1、在原有制冷机组基础上改动较大,另外需要载冷剂和载冷剂泵,结构复杂,成本高;2、这种冰蓄冷机组只具有蓄冷功能,而无蓄热功能;3、这种冰蓄冷机组无法提高制冷机组的过冷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同时具有蓄冷和蓄热功能的过冷式冰蓄冷机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过冷式冰蓄冷机组的空调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过冷式冰蓄冷机组,其包括蓄冰装置、一封闭循环管路和三个外接点,该封闭循环管路通过该蓄冰装置,封闭循环管路上有一电子膨胀阀和三个电磁阀,电子膨胀阀和其中一个电磁阀并联,另外两个电磁阀并联;其中第一外接点位于电子膨胀阀一侧,第二外接点位于电磁阀与蓄冰装置之间,电磁阀与上述第二外接点之间接有一电磁阀,电磁阀的另一端为第三外接点。
一种空调系统,其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换热器、一电子膨胀阀和单向阀组成的阀组、并联室内机,各室内机支路前端有电子膨胀阀,各组件顺序连接组成封闭回路,其还包括一过冷式冰蓄冷机组,该过冷式冰蓄冷机组包括蓄冰装置、一封闭循环管路和三个外接点,该封闭循环管路通过该蓄冰装置,封闭循环管路上有一电子膨胀阀和三个电磁阀,电子膨胀阀和其中一个电磁阀并联,另外两个电磁阀并联;其中第一外接点位于电子膨胀阀一侧,第二外接点位于电磁阀与蓄冰装置之间,电磁阀与上述第二外接点之间接有一电磁阀,电磁阀的另一端为第三外接点;第一外接点和第二外接点接于室外换热器与室内机之间,第一外接点靠近室外换热器;第三外接点接于四通阀与室内机之间。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过冷式冰蓄冷机组能够实现蓄冰、融冰制冷、常规制冷、热泵、蓄热与释热六种运行模式的切换,最大程度地利用蓄冰设备能力,合理控制,达到最佳节能效果。蓄冰设备在夏季夜晚作为蒸发器,利用低谷优惠的电价进行制冰蓄冷;白天用电高峰期,蓄冰设备作为冷凝器的过冷器提高制冷剂过冷度,从而改善机组的性能,增加制冷量,减少空调用电量;当房间空调负荷较小时,又可以实现不经过蓄冰设备,直接进行常规空调运行。到了冬季,此系统还可以实现蓄热运行,冰蓄冷装置在冬季夜晚作为冷凝器,利用低谷优惠的电价进行蓄热运行;白天用电高峰期,蓄冰设备作为蒸发器提高整机运行蒸发温度,从而在一段时间内提高机组性能,增加制热量,减少空调用电量,实现对蓄冰装置的最佳控制与利用,达到节能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冰蓄冷装置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融冰运行时制冷剂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过冷式冰蓄冷机组6,参见图2,其包括蓄冰装置61、一封闭循环管路和三个外接点67、68、69,该封闭循环管路通过该蓄冰装置61,封闭循环管路上有一电子膨胀阀62和三个电磁阀63、64、65,电子膨胀阀62和其中一个电磁阀65并联,另外两个电磁阀63、64并联;其中外接点67位于电子膨胀阀62一侧,外接点68位于电磁阀63、64与蓄冰装置61之间,电磁阀63、64与上述外接点68之间接有一电磁阀66,电磁阀66的另一端为外接点6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573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