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绝缘子污秽检测仪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61801.X | 申请日: | 2006-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24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勤;靳洪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科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彦孚 |
地址: | 519000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绝缘子 污秽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绝缘子污秽管理系统中的一种便携式绝缘子污秽检测仪器。
背景技术
电网的污闪事故,随城乡工业发展、污染加重、环境恶化、电压升高、网络扩大和交直流联网不断增多,电网污闪事故逐步涉及范围广、造成停电时间长,严重地威胁着输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对事故统计表明,污闪的发生往往是多条线路、多个变电站相继出现,形成系统振荡,造成电网瓦解从而引起大面积停电。
对于各类型绝缘子,尤其是大吨位绝缘子的积污特性、污闪特性、人工污秽试验与自然污秽试验的等价性,尚缺乏系统的试验数据。对于长串绝缘子、双串绝缘子和V型绝缘子的污闪特性,以及直流绝缘子污闪特性,合成绝缘子雷击特性及在线监测技术,高海拔重冰区绝缘子污闪特性等还需要更深入的立项研究。对适用于重污区的耐污型绝缘子,发、变电所的绝缘子,特别是主变压器套管、互感器套管等的监测也极为重要。目前,电力运行部门用于评价外绝缘污秽程度重要依据之一,是现场等值附盐盐密的测试,但是它只能反映某一时段的污秽程度,对于导致污闪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受潮,却不能有效体现。因此用等值附盐盐密作为污闪危险报警的判据难免会造成较大偏差。同时,等值附盐盐密的测量由于受人的责任心、方法以及拆卸、运输的影响等等,测得的数据会产生较大的分散性,虽然以修正系数的形式加以补偿,但数据的可靠性受到一定影响。因此,探讨并在电力设备上应用绝缘子污染状态检测技术,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所以目前十分需要一种真实直观、能实时地监测绝缘子运行工况的绝缘子污秽检测仪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真实直观、实时地监测绝缘子运行工况的便携式绝缘子污秽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LCD、处理器、存储器、电流取样与模数转换电路、电源,所述处理器与所述LCD、所述存储器、所述电流取样与模数转换电路同名接线脚间对应电连接,所述电源的+3.3V分别与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的+3.3V脚导线连接,所述电源的VCC输出与所述处理器、所述电流取样与模数转换电路的VCC脚导线连接,所述电源的GND脚与所述LCD、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所述电流取样与模数转换电路的GND脚导线连接。
所述电流取样与模数转换电路包括三个泄漏电流传感器L1、L2、L3,所述三个泄漏电流传感器L1、L2、L3分别包括高磁铁芯及绕制在所述高磁铁芯上的线圈,所述线圈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流取样与模数转换电路内部电路对应接点电连接,所述三个泄漏电流传感器L1、L2、L3工作时与检测工件面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所述处理器采用三星的S3C2410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包括LCD、处理器、存储器、电流取样与模数转换电路、电源,所述处理器采用三星的S3C2410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LCD、存储器、电流取样与模数转换电路同名接线脚间对应电连接,所述电源的+3.3V分别与所述处理器、存储器的+3.3V脚导线连接,所述电源的VCC输出与所述处理器、电流取样与模数转换电路的VCC脚导线连接,所述电源的GND脚与所述LCD、处理器、存储器、电流取样与模数转换电路的GND脚导线连接;所述电流取样与模数转换电路包括三个泄漏电流传感器L1、L2、L3,所述三个泄漏电流传感器L1、L2、L3分别包括高磁铁芯及绕制在所述高磁铁芯上的线圈,所述线圈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流取样与模数转换电路内部电路对应接点电连接,所述三个泄漏电流传感器L1、L2、L3工作时与检测工件面相接触。所以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真实直观、能实时地监测绝缘子运行工况的绝缘子污秽检测仪。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各电路间连接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LCD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处理器电路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存储器电路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流取样与模数转换电路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源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科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科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18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瓷砖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腺苷类药物的药效学实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