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式铆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62282.9 | 申请日: | 2006-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16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朱兴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2 | 分类号: | G05B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8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式铆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铆合装置,特别时涉及一种可自动对产品进行铆合的气动式的铆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一些零部件的组装,譬如:对散热器的组装时,即在将扣合件铆合于散热片中,通常都是采用手工进料及退料来作业。在该种方式下,会很容易致使不到位,并且因为一种手工劳作,再加上其在铆合时需要多个托盘才能作业,所以其效率非常低,且成本投资大;对于作者而言,该种方式下作业劳动强度大,作业易疲劳。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减少手工作业,可自动对产品进行铆合,并使用方便的一种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朮方案:该自动式铆合装置包括一选择模块以及一控制模块,另外,还包括一电源、一第一开关以及第一、第二气缸。其中,所述选择模块用以提供使用者手动或者自动的模式,且包括一转换开关和一第一继电器,该转换开关一端是通过第一开关连接于电源,另一端则相连接于第一继电器。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一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四继电器、第二开关、第一电磁阀以及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继电器一端连接于第三继电器,另一端则亦还与所述选择模块中的转换开关直接相连接;另,所述第三继电器的还连接于所述第一电磁阀,且该所述电磁阀则亦相连接于第一气缸。
此外,所述第二继电器除上述连接外,其还与第二开关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开关的亦还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气缸以及所述第四继电器的一端,且所述第四继电器的另一端则与第二电磁阀相连,以及该所述第二电磁阀亦连接于所述第二气缸。
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式铆合装置,通过该上述控制系统对气缸进行控制及时间的设定,使用者无需要手工作业便可实现对产品的铆合,并且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上述之选择模块选择自动或手动模式对产品进行铆合作业,该自动式铆合装置使用起来极为方便,且实现容易,极具有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式铆合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式铆合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式铆合装置其可实现对产品的铆合,并可自动式无需要认为手动去对产品进行进行铆合。
参阅图1中所示,其为所述自动式铆合装置的功能模块图。图中,该自动式铆合装置包括一用以提供使用者选者工作方式,即自动或手动工作方式的选择模块10,以及一控制该自动式铆合装置对产品5进行铆合的控制模块20。另外,该自动式铆合装置还包括一电源2、一第一开关1以及第一、第二气缸3和4。
其中,所述选择模块10用以提供使用者选择手动或自动工作模式,其包括一转换开关1011和一第一继电器1012,且该转换开关1011一端为通过第一开关1连接于电源2,另一端则相连接于第一继电器1012。所述控制模块20,其连接于所述选择模块10,并且该自动式铆合装置通过该控制模块20去控制第一气缸4以及第二气缸3,从而实现对产品5的铆合,且其包括一第二继电器2011、第三继电器2012、第四继电器2015、第二开关2014、第一电磁阀2013以及第二电磁阀2016;所述第二继电器2011一端连接于第三继电器2012,另一端则亦还与所述选择模块10中的转换开关1011直接相连接;另,所述第三继电器2012的还连接于所述第一电磁阀2013,且该所述第一电磁阀2013则亦相连接于第一气缸4。
此外,所述第二继电器2011除上述连接外,其还与第二开关2014的一端相连,该第二继电器2011可为一中间继电器;所述第二开关2014的另一端则连接于所述第四继电器2015的一端,并且该第二开关2014还相连接于第一气缸4,且通过该第一气缸4控制该所述第二开关2014的闭合与打开。又,所述第四继电器2015与第二开关2014相连接的另一端与第二电磁阀2016相连,以及该所述第二电磁阀2016亦与所述第二气缸3相连接。
又,结合图2中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式铆合装置的工作流程图。预先设定好第一继电器1012的运作时间,即设定好该自动式铆合装置做一单次铆合之所需要时间;在第三继电器2012上预先设定好第一气缸4的内停时间,即其开始运作至铆合完毕的时间以及第一气缸4的外停时间,即在铆合完毕到下一次铆合开始的时间,以及第四继电器2015上设定好第二气缸3下压的时间及回提的时间,上述第三继电器2012为一时间继电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22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