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63454.4 | 申请日: | 2006-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39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国宁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弘邦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钇斌 |
地址: | 5244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馏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多次蒸馏的蒸发装置。
[背景技术]
蒸馏装置广泛应用于液体物质提取之后的纯化工艺中,传统的蒸馏装置,包括一蒸发甑,蒸发甑在甑体内具有一封闭式加热腔,加热腔的导热质入口及导热质出口分别通过导热质管与加热装置形成回路连接,加热腔上下面之间具有多条与加热腔内部密封的通管,蒸发甑在加热腔的下方及上方分别设有物料入口及物料出口,加热腔内注入高温蒸汽,将通管加热,从而将流过通管的物料进行加热。该蒸发装置多采用单一蒸发甑,使得物料只能进行一次的蒸馏,造成蒸馏产物的浓度过低,不适合于工业生产;同时一般采用水蒸气作为导热介质,使得整个过程蒸馏过程中能量损耗较大,成本较高,且加热装置的安全系数低,使用寿命短,设备折旧率高;此外,蒸馏过程中产生的蒸气没有被利用而排出,产生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蒸馏设备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热能利用率高,设备损耗低,使用安全可靠并可充分利用能源的蒸发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蒸发装置,包括加热装置、一蒸发甑,蒸发甑的加热腔的导热质入口及导热质出口别通过导热质管与加热装置形成回路连接,蒸发甑在加热腔的下方及上方分别设有物料入口及物料出口,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四个以上依次连接的蒸发甑,后一蒸发甑的物料入口通过物料管与前一蒸发甑的物料出口连接,后一蒸发甑导热质入口与前一蒸发甑上部的热汽出口连接,该四个以上依次连接的蒸发甑的导热质出口与冷凝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蒸发甑的结构,利用前一个蒸发甑产生的蒸气作为后一个蒸发甑的热能来源,因此,整个装置中只有第一个蒸发甑需要加热装置提供热能,大大减少了燃料的消耗,提高了热能利用率;此外,选用沸点高、挥发性低、不易散热的液体如废弃的润滑油作为导热介质,使得热能损耗率低,大大节约了燃料的使用量,同时减少了废水、废液的处理费用,从而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炉,2.蒸发甑,3.蒸气管,4.物料管,5.导油质管,6.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1、用于将蔗汁制成糖浆的蒸发装置。
工作流程:物料液体在高压泵的作用下通过物料输入管进入蒸发甑底部,自下而上通过蒸发甑甑体内的加热腔的通管,在通管内与管外加热腔内的导热介质发生热交换,产生的蒸气与物料一起上行移动,然后物料通过物料输出管进入下一个蒸发甑,同时蒸气通过蒸气输出管进入下一个蒸发甑。
蒸发甑的导热质优选沸点高、挥发性低、不易散热的液体,尤其优选废弃的润滑油;其后的所有蒸发甑的导热介质为前一个蒸发甑中产生的蒸气。
蒸发甑的甑体上下部位均有一个隔板,延长导热介质的移动路线,使导热介质与通管的接触更加充分。
物料进入蒸发甑的流速根据所需物料的浓度而增大或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蒸发装置,包括一加热装置、五个依次连接的蒸发甑,第一个蒸发甑的加热腔的导热质入口及导热质出口别通过导热质管与加热装置形成回路连接,其内的导热质为废弃的润滑油。蒸发甑在加热腔的下方及上方分别设有物料入口及物料出口,物料输入管有一个流量计。加热腔内在导热质入口的上方及导热质出口的下方各设置一水平放置、与加热腔内壁及竖管相适的隔板。其余四个蒸发甑,后一蒸发甑的物料入口通过物料管与前一蒸发甑的物料出口连接,后一蒸发甑导热质入口与前一蒸发甑上部的热汽出口连接,该四个以上依次连接的蒸发甑的导热质出口与冷凝器连接。
使用时,将加热至230℃导热润滑油通过导热质输入管泵入第一个蒸发甑的加热腔,然后用高压泵将蔗汁(糖度:16Bx)以68m3/min的流速通过物料输入管泵入到蒸发甑,蔗汁经甑底进入加热腔的通管,并在通管中与通管外的导热润滑油发生热交换,产生的蒸气与换热后的蔗汁一起上移,蔗汁(糖度:21Bx)通过物料输出管进入第二个蒸发甑,第一个蒸发甑的蒸气(温度:115℃)通过蒸气输出管进入第二个蒸发甑。
蔗汁进入第二个蒸发甑后,通过加热腔的通管,在通管中与管外来自第一个蒸发甑的蒸气发生热交换,产生的蒸气与换热后的蔗汁一起上移,蔗汁(糖度:34Bx)通过物料输出管进入第三个蒸发甑,蒸气(温度:88℃)通过蒸气输出管进入第三个蒸发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国宁,未经林国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34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附睾炎性不育症的中药制剂
- 下一篇:套管式电缆贯穿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