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脚控鼠标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63847.5 | 申请日: | 2006-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31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少平;赵德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少平;赵德文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30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鼠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脑周边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脑鼠标基本为手控鼠标,操作者既要用手操作键盘,又要用手操作鼠标。因此,工作时,手要经常在键盘与鼠标之间来回移动,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由于长时间坐在电脑台前工作,身体缺乏运动,会影响到腿部、脚部的血液循环。长此以往,会对操作者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针对上述情况,该脚控鼠标,可解决手在键盘与鼠标间来回移动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脚操作鼠标时,鼠标盖上的凸凹、滑轮等对足底按摩,增进足部血液循环,达到保健作用;光标指示器底部的万向轮可使脚操作鼠标时,更轻便、平滑,光标定位更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提高工作效率,操作简便轻松,并具有保健功能的脚控鼠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脚控鼠标,其包括光标指示器及光标功能拾取器。光标指示器指示光标的位置,光标功能拾取器实现鼠标的操作。
光标指示器底部装有万向滑轮,可使脚操作鼠标时更轻便、平滑;光标定位更精确;
光标指示器顶部装有光标定点复位键,其作用是:当鼠标的移动受到空间限制、或者受到身体活动范围限制时,按下光标定点复位键可将鼠标移动到任意方便的位置,而同时保持光标的位置不变。当松开光标定点复位键后,移动鼠标,则光标同时相应移动;
实现光标移动可采用轨迹球方式,也可采用直接光电转换方式;
该脚控鼠标的光标功能拾取器可以设有一个滑轮和两个按键以实现鼠标滑动、翻页和按键单击或双击选择、功能拾取等。两个按键可分别设置在滑轮前后,用者可用足底控制滑轮的滑动,并以足尖和足跟控制前后两个按键。
在该滑轮和鼠标座内可放置磁石,并且滑轮上可设有凹凸纹以增加按摩双脚的作用。
该脚控鼠标进一步包括封装该脚控鼠标的鼠标盖,该鼠标盖上设有多个穿孔以安装滑轮和按键。该脚控鼠标的轨迹球、滑轮上设置有位移、光标转换机构以及轨迹球自动定位机构,以将轨迹球、滑轮的滚动转换成相应的鼠标光标的位移等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解决手在键盘与鼠标间来回移动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鼠标操作更轻便、平滑,光标定位更准确。同时,脚操作鼠标时,鼠标盖上的凸凹、滑轮等对足底按摩,增进足部血液循环,达到保健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脚控鼠标实施例的总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脚控鼠标实施例光标指示器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脚控鼠标实施例光标指示器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脚控鼠标实施例光标指示器去掉3后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脚控鼠标实施例光标指示器的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脚控鼠标实施例光标功能拾取器剖面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脚控鼠标实施例光标功能拾取器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脚控鼠标实施例光标功能拾取器左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一种脚控鼠标,其包括光标指示器1、光标功能拾取器2及电线组成完整的鼠标;光标指示器1实现光标的移动,光标功能拾取器2实现鼠标滑动、翻页和按键单击或双击选择、功能拾取等。
请参阅图2~5,光标指示器1由底座11、上盖3、键盖4、复位弹簧5、复位开关12、滑轮8、轴承9、滑轮轴承固定板10、电路板6、光电转换机构7等组成;
滑轮8及轴承9通过滑轮轴承固定板10按装固定在底座11上,滑轮8的作用可使光标指示器1移动更轻松、平滑,光标定位更准确。
键盖4、复位弹簧5、复位开关12组成光标定点复位键,其作用是:当鼠标的移动受到空间限制、或者受到身体活动范围限制时,按下光标定点复位键可将鼠标移动到任意方便的位置,而同时保持光标的位置不变。当松开光标定点复位键后,移动鼠标,则光标同时相应移动;
请参阅图6~8,光标功能拾取器2由底座13、上盖16、按键14、滑轮17、光电转换机构15组成,实现鼠标滑动、翻页和按键单击或双击选择、功能拾取等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少平;赵德文,未经刘少平;赵德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38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