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烤面包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64057.9 | 申请日: | 2006-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00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文献 |
主分类号: | A47J37/08 | 分类号: | A47J37/0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新南方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敏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烤面包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多功能烤面包机,该烤面包机除了具备烘烤面包的功能外,还可以提供煎蛋、煮咖啡等功能。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烤面包机(也称多士炉),主要用于烘烤面包片。使用时将面包片放入面包槽内可升降的托架上,通过外部的按压装置将托架向下压,令托架上的面包进入面包槽,按压到底部时电源接通,控制升降的继电器开始工作,托架将被卡住。同时使用者通过计时器设定好烘烤的时间。当到达设定的时间后,电源断开,继电器停止工作,托架在升降装置控制下复位,烘烤后的面包片通过托架弹出。使用者此时便可享用烤好的面包了。这种多烤面包机使用方便,非常适合在早餐时使用,给早上时间不充裕人们及时提供早餐。但是,我们也看到这种产品的功能较为单一,其仅仅只能烘烤面包,而无法加工其他食物。通常人们在早餐时喜欢搭配一些煎蛋、火腿,或者再加一杯热的咖啡、牛奶等。这就需要使用其他的烹饪工具,例如煎锅、电热杯等等。这样一来,一顿简单的早餐就需要动用多个小家电,每件小家电都需要占据一个电源插头,很容易造成各种家电之间的电源线相互纠缠,不便于使用者操作,并且不便于后续的整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目前烤面包机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烤面包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在普通的烤面包机主体一侧设置有一电热炉,电热炉与烤面包机一体成型,且电热炉的支路接入面包机主体的电路中。
本实用新型将烤面包机和电热炉结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在烤制面包同时通过电热炉来进行煎蛋或者煮咖啡、牛奶。这样实用方便,并且操作简单。
所述的电热炉的支路与烤面包机主体的支路并联接入电源,并且于电热炉的电路中设置有一开关、定时器以及电热装置。将烤面包机和电热炉的支路并联,这样使用时相互不会产生干扰。使用者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一个使用。
所述的电热炉的座体与烤面包机主体的壳体一体成型,该座体包括底座以及用于放置加热器具的托座,其中电热装置设置于托座内。
所述的托座具有一平整的顶面,电热装置均匀设置于顶面下;顶面上放置有对应的煎蛋锅和加热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烤面包机和微型的电热炉结合起来,这样可减少厨房内小家电的数量,便于使用者使用、操作、整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2、3,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烤面包机主体1和电热炉2。本实用新型将这两个装置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烤面包机。
烤面包机主体1包括:壳体10、面包槽11、电热装置、压柄12、定时器13以及显示灯14。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平行的面包槽11,于面包槽11内设置有可上下升降的拖架(图未示出),通过按压压柄12可将拖架向下运动,当下降到最底端,触发电源接通,通过电磁铁控制的机构将拖架稳定在此底部。此时放置在面包槽11内的面包片随拖架下降而完全进入面包槽11内。旋转定时器13,设定好烘烤时间后,面包槽11内的电热装置接通电源,开始产生热量,对面包片开始烘烤。同时显示灯14点亮。待到达设定时间后,电源断开,通过电磁铁控制的机构对拖架产生的限制作用消失,拖架将向上运动,同时带动面包片由面包槽11内弹出。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热炉2,与烤面包机主体1的支路是相互并联的,这样两者之间不会产生相互干扰。在电热炉2的支路中设置有一个开关21、定时器22、电热装置23以及一个指示灯24。当然,此电热装置23可增设调温装置,而在电热炉2的座体20上设置与调温装置对应的调控键。
使用电热炉2时,首先按下开关21,并通过定时器22设定好时间,此时电热装置23和指示灯24与电源接通,开始工作。当定时器22的设定的时间到达,其将电源断开,电热装置23停止加热,同时指示灯24熄灭。本电路中开关21并不是必须元件,其可以省略,仅仅通过定时器22控制电路的断开或闭合。当然,也可省略定时器22,仅通过开关21来控制电路工作的时间。同时设置这两个元件是为了提高安全性,并令使用者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文献,未经林文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40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