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球状发光式笔具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65486.8 | 申请日: | 2006-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08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黎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镇杰 |
主分类号: | B43K29/10 | 分类号: | B43K2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609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状 发光 式笔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内设发光体的书写笔具。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市场上销售的发光笔具多种多样,结构各异,其基本功能是书写和照明,如中国专利CN93203220.6公开了名称为照明笔具的实用新型专利,它包括笔盖、笔头体和笔身,在笔头上设一照明用发光体,能够起到照明和书写的作用,但存在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拆装不方便、趣味性不高等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球状按压体内能发光的书写笔具,结构简单、操作灵活且简便、造价低、同时具有安全可靠、拆卸方便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球状发光式笔具包括:按压装置、轨迹管、笔头体、笔芯、发光组件。该按压装置位于轨迹管上端口,轨迹管下端口固定在笔头体上端。所述按压装置包括球状按压体、连接管、活动件。球状按压体为透明体,连接管上端连接球状按压体,下端套在活动件上。活动件为中空结构,发光组件位于活动件的下方,顶端穿过活动件的中间,其中发光组件中的发光二极管位于球状按压体内。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球状按压体为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的球形体,发光二极管的光线从球状按压体出来,趣味性和操作性增强,具有安全可靠、拆卸方便、成本低的显著特点。同时,集趣味性、安全性和实用性于一体,适应于夜间书写、青少年娱乐、赠送纪念品、特殊环境下发信号等,应用广泛。
球状按压体为透明体,底部为凹状固定位,可供连接管连接,同时内置发光二极管。
所述连接管为中空圆柱形。
所述轨迹管为管状结构,外表面上端设有笔夹,下端为螺纹,内腔设有若干条定位突起。
所述活动件内有行程件,发光组件与活动件两者之间设有弹簧,使活动件较好复位。
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固定壳、电池组、导电针、弹片、介子和发光二极管。电池组装在固定壳内腔,固定壳外表的上端为齿状结构,壳下端设有介子起固定作用,并可与笔芯连接。发光二极管位于连接管的顶端,可套入球状按压体底部为凹状固定位。电池组连接导电针,起到接通二极管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件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2,本实用新型包括按压装置1、轨迹管2、笔头体3、笔芯4、发光组件5。按压装置1位于轨迹管2上端口,轨迹管2下端口固定在笔头体3上端。所述按压装置1包括球状按压体11、连接管12、活动件13。球状按压体11为透明体,底部为凹状固定位,内置发光二极管。连接管12为中空圆柱形,可以是金属材料制成弹簧状,其上端连接固定位,下端套在活动件13上。活动件13为中空结构,内有行程件15,发光组件位于活动件的下方,顶端穿过活动件的中间,其中发光组件中的发光二极管位于球状按压体内,发光组件与活动件两者之间相互配合,同时两者之间设有弹簧14,使从活动件较好复位。所述轨迹管2为管状结构,在外表面的上端设有笔夹21;下端为螺纹能与笔头体3上端连接;在其内腔设有若干条定位突起,活动件13和发光组件5能在内腔活动。所述发光组件5包括固定壳51、电池组52、导电针53、介子54、发光二极管55、弹片56、弹簧57。电池组52装在固定壳51内腔,固定壳外表的上端为齿状结构,壳下端设有介子54起固定作用,并可与笔芯连接。发光二极管位于连接管的顶端,可套入球状按压体底部为凹状固定位。电池组连接连接导电针53和弹簧57。发光二极管55位于连接管的顶端,置入球状按压体11底部的凹状固定位,光线能从球状按压体11透出。导电针53和弹簧57能穿过活动件的中空结构,接通位于球状按压体11内二极管的一端连接,起到导电作用。
使用时,按压球状按压体11,连接管12在轨迹管2内向下移位,活动件13也同时向下移位,接通发光组件5的电路,使发光二极管发光,光线可从透明材料制成的球形体中发出。发光组件5由于设在活动件13的下方,同时下端有为笔芯连接部位,使笔芯伸出笔头体3外可书写。如再按压球形体11,活动件13的突起与轨迹管2内的定位突起脱位。发光组件5向上移位,发光二极管也向上移动,发光二极管电路关闭,笔芯在弹簧有作用下,缩回笔头体3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镇杰,未经黎镇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54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