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低位高压带电构架/支架基础的纠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67327.1 | 申请日: | 2006-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94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邹崇献;张升球;张瑞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B1/00 | 分类号: | H02B1/00;E02D27/32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文雄 |
地址: | 5106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低位 高压 带电 构架 支架 基础 纠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低位高压带电构架/支架基础的纠偏装置。属于电站构架/支架基础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变电站建造于深层的淤泥场地,投产运行一段时间后容易产生构支架基础的大面积沉偏。由于构支架基础的大面积沉偏,因此,会造成全电站构架梁扭曲、变形,这样,一方面会严重威胁电力设备的运行安全,另一方面会严重影响作为枢纽站的供电可告性。由于这类变电站建造于深层的淤泥场地,变电站的设备低矮,因此,在设备带电过行的情况下,现有技术的常规设备无法进入场地进行施工,要进行纠偏处理,必须大面积停电,这样就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例如:220千伏三江变电站建造于深层(厚度12~20米)淤泥场地。该站于1992年设计,1994年施工,1995年投产运行。投产运行2年即发现构支架大面积陆续沉偏,江门供电局经过五年多的整治处理,由于堂常规设备无法进入现场对构架/支架基础进行低位纠正处理,因此,沉偏仍然持续发展,场地大面积整体下沉600~800毫米;户外构架最大沉降480毫米,水平偏位为270毫米;设备支架最大沉降为280毫米,水平偏差为120毫米。全电站构架梁柱的可视状况如同“舞龙”,已经严重威胁电力设备的运行安全,严重影响作为枢纽站的供电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在带电条件下、现有常规设备不能对建造于深层的淤泥场地变电站构架/支架纠偏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低位高压带电构架/支架基础的纠偏装置,该纠偏装置能在高压带电的条件下,对建造于深层的淤泥场地变电站的构架/支架沉偏进行纠正复位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达到:
用于低位高压带电构架/支架基础的纠偏装置,其结构特点是:包括液压千斤顶、反压导轨式复合门型钢撑架、滚动式平桁架型堆载平台和载体;液压千斤顶与反压导轨式复合门型钢撑架通过定位螺栓连接,反压导轨式复合门型钢撑架与滚动式平桁架型堆载平台通过固定螺栓连接;载体设置在滚动式平桁架型堆载平台上,从地面到载体顶面的高度≤1.8米,从地面到反压导轨式复合门型钢撑架顶面的高度≤2.0米。
所述液压千斤顶与反压导轨式复合门型钢撑架通过定位螺栓连接成动力主体,由所述动力主体与滚动式平桁架型堆载平台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成复合压桩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达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反压导轨式复合门型钢撑架可以由门型撑架、可调式反压轴、反压导轨和活动反压轴构成;反压导轨设置在门型撑架的内腔,液压千斤顶通过定位螺栓固定在门型撑架的内腔中部,液压千斤顶的上端与可调式反压轴连接,液压千斤顶的下端与活动反压轴连接,活动反压轴的下端穿透滚动式平桁架型堆载平台的底部向外伸出;滚动式平桁架型堆载平台的底部设有滚动机构轮,该滚动机构可以为滚动轴或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载体可以有两个、分别位于反压导轨式复合门型钢撑架的两侧,每个载体的长度为4~5米、宽度为≤1.3米、高度为从地面到载体顶面的高度≤1.8米。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载体可以由素混凝土预制件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采用对称平衡原理实施蝙蝠式长翼堆载技术,利用动力主体将堆载平台荷载通过反压作用传至桩头产生下压能量,迫使基础桩在土体中下沉,达到沉桩的目的。技术原理的关键是平台堆载必须满足设计荷载与安全系数的要求,而且还必须满足高压带电限制高度的低位要求,同时不能超过堆载平台在反压脱离滚动轴后产生悬臂的挠度变形控制值,三者都是在设计处理上必须控制的性能与量值指标。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采用超低位滚动式平台堆载静压桩对高压带电构架/支架基础沉偏的处理装置,该装置根据变电站不能大面积停电的环境特征,利用滚动式堆载平台静压施工的处理方法,有效解决高压带电场地常规设备不停电就无法施工的技术难题。
2、本实用新型针对建造于深层的淤泥场地变电站的设备低矮带电(安全限高2~2.5米)的特殊作业条件,适用于该环境的高压带电构架/支架沉偏进行纠正复位处理,解决常规桩机设备无法进入现场施工的难题。
3、本实用新型打破现有常规概念,在高压带电、超低空间(2.0米以下)环境下采用超低位滚动式平台堆载静压桩对构架、支架基础纠沉/纠偏施工处理。静压施工设备简单,安装容易,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未经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73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挂靴式烟囱升模施工装置
- 下一篇:真空保温门窗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