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电热水袋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67414.7 | 申请日: | 200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42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林有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有立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H05B3/7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永庆 |
地址: | 430051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热水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袋,尤其是指一种安全电热水袋。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热水袋是一个封闭的结构,通常以温控器来控制电热水袋的温度,防止水袋过度膨胀,达到安全使用的目的;但在实际使用中,一旦电热水袋内部的温控器失灵或失效,在加热过程中电热水袋内部会不断产生气体,长时间使用后气体会不断的增加,气体不断增加的后果是使水袋内的压力不断升高,这就会造成电热水袋在加热时破裂或爆炸而发生事故,热水袋的破裂或爆炸可能会造成对使用者的人身伤害及财物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的电热水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安全电热水袋,包括密封袋体,设置在密封袋体上的绝缘连接座,安装在绝缘连接座内的插座和常闭温控开关,设置在密封袋体内的电极固定架,固定在电极固定架上的两个电极,两个电极分别与插座和常闭温控开关电路连接,其中所述的电极固定架与密封袋体的内壁之间设有连接件,该连接件的一端固定在密封袋体的内顶部,连接件的另一边与电极固定架连接。
上述的一种安全电热水袋中所述的连接件以采用一揉性吊环为佳。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在电极固定架与密封袋体的内顶部之间设置连接件,可以利用密封袋体受热膨胀后将电极固定架向上提升,使固定在电极固定架上的电极部分露出电解液界面,使电解液的电场减小,从而使电解液的导电率降低,即降低电解液的发热速度,可避免密封袋体的过度膨胀,达到使用安全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B向剖视图。
图中:1-密封袋体、2-绝缘连接座、3-插座、31-电源接插件、4-常闭温控开关、5-电极固定架、6-电极、7-连接件、8-连接导线、9-电解液、10-液气界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全电热水袋,包括密封袋体1,设置在密封袋体1上的绝缘连接座2,安装在绝缘连接座2内的插座3和常闭温控开关4,插座3内设有电源接插件31,在密封袋体1内装有电解液9和浸没在电解液9内的电极固定架5,在电极固定架5上固定有两个电极6,两个电极6通过连接导线8分别与插座3内的电源接插件31和常闭温控开关4电路连接,在电极固定架5与密封袋体1的内壁之间设有连接件7,该连接件7为一揉性吊环,连接件7的一端固定在密封袋体1的内顶部,连接件7的另一边套在电极固定架5上。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参阅图1、图2所示,电热水袋未使用时,密封袋体1内的电极固定架5完全浸没在电解液9内,使固定在电极固定架5上的电极6也全部浸没在电解液内;连接电源后,电极6对电解液9施加电场,使电解液9导电并将电能转化成热能,我们称为加热,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当密封袋体1内的电解液9受热及产生部分蒸气,必然使密封袋体1发生膨胀,这就使密封袋体1变窄变高,这时密封袋体1通过连接件7将电极固定架5向上提升,使固定在电极固定架5上的一个电极6部分提升至于液气界面10上,参阅图3、图4中所示,这样就减少了电极6与电解液9之间的接触面积,相当于减小电解液9的电场,使电解液9的导电率降低即降低电解液9的发热速度;当电极6部分脱离电解液9时,电热水袋的膨胀速度与电热水袋受外部大气冷却而收缩的收缩速度接近平衡状态;当电热水袋的膨胀速度大于受外部大气冷却而收缩的收缩速度时,电极6被提升使电热水袋降低发热速度并向平衡状态靠近;当电热水袋的膨胀速度小于受外部大气冷却而收缩的收缩速度时,电极6受重力作用下沉使电热水袋提高发热速度并向平衡状态靠近,通过密封袋体1的这样膨胀、收缩过程,使电极6不断地发生升高和降低的变化,达到调整电解液9的电场而调整电解液9的发热速度即调整电热水袋的膨胀和收缩的速度,使电热水袋达到平衡状态,通过控制连接件7的长度,就能使密封袋体处在安全膨胀范围之内,避免出现密封袋体1过度膨胀而发生爆裂或破裂,即使在常闭温控开关4失效的情况下,也能保证电热水袋的安全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有立,未经林有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74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动轴螺母防脱落保险机构
- 下一篇:辐射悬浮燃烧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