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保持继电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67639.2 | 申请日: | 200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68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陆德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德昌 |
主分类号: | H01H51/01 | 分类号: | H01H5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0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持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保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磁保持继电器,其结构一般包括基座,电磁线圈和设于机座两端的轭铁,两轭铁之间设有跷臂,机座一侧设有动簧片及和静簧片,跷臂和动簧片之间以连接块连接。当电磁线圈通以不同流向的电流时,其所产生的磁场使跷臂摆动,连接块与动簧片随之由跷臂带动而左右摆动,进而实现动簧片与静簧片的触离,达到控制电路的闭合或断开。然而,这种结构的磁保持继电器,跷臂和动簧片之间通过连接块传递力矩,且连接块通常为塑料件,在安装过程中,连接块一端的卡耳必须被撑开套进跷臂的工字型伸出端,再把连接块拉上卡进跷臂工字型伸出端预设的卡孔,其另外一端的卡耳也需撑开才能与动簧片卡接。因卡耳被多次撑开后容易断裂,为此,连接块不能做得太小,造成与之相配的动、静簧片也不能大小,使整体继电器的体积较大,制造成本高,同时,其安装和拆卸步骤麻烦,影响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拆装方便的磁保持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基座和设于基座上的电磁线圈,基座两端设有轭铁,两轭铁两侧设有连接片,连接片上设有带磁钢的跷臂,跷臂与连接片活动连接,跷臂上设有与轭铁相匹配的衔铁,基座一侧设有保护座,保护座上设有动簧片和静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跷臂上设有卡臂,动簧片上开有可卡住卡臂的槽腔。
所述卡臂与跷臂一体化设置。
所述卡臂前端为与槽腔相配的T形勾头。
所述动簧片上的槽腔包括与T形勾头顶端相配的安装槽和与T形勾头末端相配的定位槽,安装槽和定位槽相通连接。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的磁保持继电器进行改进,卡臂上的T形勾头可由动簧片的安装槽卡进定位槽中,实现卡臂与动簧片紧固可靠地直接连接,进而减少了继电器的体积,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同时,卡臂与动簧片、基座与保护座安装容易,拆装方便,大大提高产品的生产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卡臂与动簧片连接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根据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基座1和设于基座1上的电磁线圈2,电磁线圈2中间一般还设有铁芯。基座1两端设有轭铁3,两轭铁3两侧设有连接片4,连接片4宜在轭铁3的两侧均设一块为佳。连接片4上设有带磁钢的跷臂5,磁钢一般设于跷臂5内部,跷臂5与连接片4活动连接,具体是通过跷臂5上的连接小轴与连接片4上定位孔的配合实现。跷臂5上装有两块衔铁6和一卡臂10,卡臂10前端为T形勾头101的结构,卡臂10与跷臂5一体化设置,而两块衔铁6把两轭铁3的末端夹在中间,两轭铁3末端与衔铁6面之间形成了4个磁极面,当电磁线圈2通电,轭铁3导磁产生磁场力,磁场力对衔铁6的吸引,实现跷臂5绕连接片4的定位孔摆动。基座1一侧设有保护座7,保护座7与轭铁3为可拆卸活动连接,保护座7上设有动簧片8和静簧片9,动簧片8与卡臂10之间为卡扣连接,动簧片8上开有可卡住卡臂10的槽腔,该槽腔包括相通连接的安装槽11和定位槽12,其中,安装槽11与T形勾头101顶端相互配合,而定位槽12则与T形勾头101的末端相配,卡臂10上的T形勾头101可由动簧片8的安装槽11卡进定位槽12中,便可实现卡臂10与动簧片8紧固可靠地连接。当电磁线圈2通以不同流向的电流,卡臂10便可通过其上的T形勾头101带动动簧片8动作,实现动簧片8与静簧片9的触离,达到控制电路的闭合或断开。因此,以此结构构成的磁保持继电器,可有效减少继电器的整体体积,同时还具有组装拆卸方便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德昌,未经陆德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76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基环保型钢带式还原炉
- 下一篇:电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