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盖杯的杯盖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76425.1 | 申请日: | 2006-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00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柯逢荣;陈桂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逢荣;陈桂玉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车世伟 |
地址: | 362500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杯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泡茶工具,具体是一种盖杯,尤其是盖杯的杯盖。
背景技术
泡茶用的盖杯包括杯盖和杯体,杯盖包括盖体和固定于盖体顶部的手把,盖体盖设于杯体上。泡茶时茶叶置于杯体内,冲入开水,盖上杯盖,要将茶水从杯体里倒出时,需将杯盖稍微移动使杯盖与杯口之间留出一条缝隙,茶水才能倒出,实际在使用时,由于杯盖和杯体很烫,很难把握好尺度,要么缝隙太小了茶水不好倒不出来,要么缝隙太大了,很容易烫到手,不易使用。且现有的这种盖杯的杯盖,由于没有过滤功能,需将茶水先倒入套有过滤网的茶海里,再从茶海倒到各个茶杯里,使用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且可过滤茶渣的盖杯的杯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盖杯的杯盖,包括盖体和固定于盖体顶部的手把,上述盖体的内侧面与外侧面之间设有中空容腔,上述盖体的外侧面靠近盖体一侧边沿的位置开设有通向上述中空容腔的出水孔,上述中空容腔对应于上述盖体内侧面的内腔壁密布有贯通上述中空容腔的小孔。
上述中空容腔位于上述盖体内侧靠近上述盖体的一侧边沿。
上述中空容腔的内腔壁呈弧形突起状。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盖体内设有中空容腔,盖体的外侧面靠近盖体一侧边沿的位置开设有通向此中空容腔的出水孔,此中空容腔的内腔壁密布有贯通中空容腔的小孔,形成一道过滤网。倒茶水时,茶水从杯体经中空容腔的内腔壁过滤后流入中空容腔内,再从盖体外侧面的出水孔流出。由于盖体外侧面开设有出水孔,倒茶时无需移动盖体,直接倒出即可,且中空容腔的内腔壁相当于过滤网,茶水可直接倒入茶杯中饮用,无需再过滤一次,使用很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盖杯的杯盖,如图1、2、3所示,包括盖体1和固定于盖体顶部的手把2,盖体1的内侧面靠近盖体一侧边沿的部位设有一弧形突起3,弧形突起3与盖体1之间围成中空容腔4。盖体1的外侧面靠近与中空容腔4相对应的盖体一侧边沿的位置开设有通向中空容腔4的两个出水孔11。弧形突起3即中空容腔4的内腔壁密布有贯通中空容腔4的小孔31,弧形突起3便成为具有过滤功能的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茶水从杯体经中空容腔4的内腔壁即弧形突起3过滤后流入中空容腔4内,再从盖体外侧面的出水孔11流出。由于盖体外侧面开设有出水孔11,倒茶时无需移动盖体1,直接倒出即可,且中空容腔4的内腔壁相当于过滤网,茶水可直接倒入茶杯中饮用,无需再过滤一次,使用很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逢荣;陈桂玉,未经柯逢荣;陈桂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764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合低密度物料输送的螺旋给料机的称重装置
- 下一篇:舒脂胶囊及其配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