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后盖铰链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76665.1 | 申请日: | 200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47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其文;马保林;朱志军;王灿军;高新华;祁国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3/02 | 分类号: | E05D3/02;E05D5/10;E05D11/10;B62D25/1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铰链 | ||
1、一种汽车后盖铰链,包括两个铰链座部件(9),连接车身和后盖,每个铰链座部件(9)包括一个铰链固定座(1)和一个铰链活动座(6),并通过铰链转动轴(2)连接,其特征在于:设两个扭力杆(8),每个扭力杆(8)的一端为扭力杆运动端(11),另一端为扭力杆固定端(12),所述的两个铰链座部件(9)由两个扭力杆(8)交叉连接,即每个扭力杆(8)的扭力杆运动端(11)与一个铰链座部件(9)的铰链活动座(6)连接,其扭力杆固定端(12)与另一个铰链座部件(9)的铰链固定座(1)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盖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扭力杆(8)的扭力杆运动端(11)和扭力杆固定端(12)均为弯钩形。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盖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扭力杆运动端(11)与铰链活动座(6)的连接结构为:在铰链活动座(6)上设铰链活动座扭力杆安装孔(5),扭力杆运动端(11)端部的弯钩的端头插入该孔内;所述的扭力杆固定端(12)与铰链固定座(1)的连接结构为:在铰链固定座(1)上设铰链固定座扭力杆卡槽(4),扭力杆固定端(12)端部的弯钩的端头插入该槽内。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盖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扭力杆(8)在自然状态时,其两端的弯钩形的弯曲方向不在同一方向;所述的扭力杆(8)两端在连接后,其杆身为扭转受力状态,其受力方向为使铰链座部件(9)为张开的方向。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中所述的任一种汽车后盖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扭力杆(8)为断面呈圆柱形的杆件,其材料为弹簧钢。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后盖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链固定座(1)为板材经冷冲压及折弯成形,其断面上形成一个有空档的固定座凸起(10),铰链转动轴(2)穿过固定座凸起(10),且与铰链固定座(1)在固定座凸起(10)的两侧面为铆接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盖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链活动座(6)为杆件,其与铰链固定座(1)的连接结构为:铰链活动座(6)的一端插入固定座凸起(10)的两侧面所形成的空档,铰链转动轴(2)穿过铰链固定座(1)端部的孔内,且为间隙配合。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后盖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链固定座(1)、铰链活动座(6)和铰链转动轴(2)的材料均为碳素结构钢。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后盖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链活动座(6)上设铰链活动座减震块安装孔(13),通过该孔安装铰链减震块(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7666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离开关转轴结构
- 下一篇:留置针封管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