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介于单效与两级之间的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78169.X | 申请日: | 2006-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63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15/06 | 分类号: | F25B1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志斌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于 两级 之间 热水 溴化锂 吸收 制冷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尤其是一种用于太阳能空调的介于单效循环与两级循环之间的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背景技术
太阳能空调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通常采用单效(亦可称单级)循环或两级循环流程。单效循环要求热水进口温度在85~95℃以上,热水温降通常仅为5~10℃。这将大大限制机组利用太阳能的运行时间;而两级循环因效率偏低,需要更多的集热器面积,从而将增加设备费用,经济性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与现有普及型太阳能集热器技术相接轨,能够利用的热水温度范围较宽、热水利用温差较大,且具有较高能量转换效率的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由第一高压发生器、第二高压发生器、冷凝器、中压发生器、中压吸收器、低压吸收器、蒸发器、高温溶液热交换器、低温溶液热交换器、溶液泵、冷剂泵、溶液泵以及连接管线组成,其冷凝器的冷剂水出口用U型管与蒸发器的冷剂水进口连接,蒸发器底部的冷剂水出口与冷剂泵进口相连接,冷剂泵出口与蒸发器传热芯体上方的冷剂水喷淋管进口相连接;中压发生器底部的浓溶液出口与低温溶液热交换器的浓溶液进口相连接;低温溶液热交换器的浓溶液出口与低压吸收器传热芯体上方的浓溶液喷淋管进口相连接;低压吸收器底部的中间稀溶液出口与溶液泵的进口相连接,溶液泵出口与低温溶液热交换器的中间稀溶液进口相连接,低温溶液热交换器的中间稀溶液出口与高温溶液热交换器的中间稀溶液进口相连接;其特征在于高温溶液热交换器的中间稀溶液出口和第一高压发生器传热芯体上方的中间稀溶液喷淋管进口相连接;第一高压发生器底部的中间浓溶液的出口与高温溶液热交换器的中间浓溶液的进口相连接,高温溶液热交换器的中间浓溶液的出口与中压发生器的传热芯体和中压吸收器的传热芯体上方的中间浓溶液喷淋管进口相连接;中压吸收器底部的稀溶液出口与溶液泵的进口相连接,溶液泵出口与高温溶液热交换器的稀溶液进口相连接,高温溶液热交换器的稀溶液出口与第二高压发生器的传热芯体上方的稀溶液喷淋管进口相连接;上述第一高压发生器、第二高压发生器的传热芯体与冷凝器的传热芯体布置在同一壳体内,前两者在壳体内下部用分隔板连接成使溶液能从第二高压发生器向第一高压发生器底部的中间浓溶液出口有序流动,它们与冷凝器之间下部用真空隔板分隔,上部通过挡液板连通,整个集成体被置于机组的最高层;中压发生器和中压吸收器布置在同一壳体内,两者在壳体内下部有真空隔板分隔,上部通过挡液板连通,它们被置于机组的第二层;高温溶液热交换器是三股流换热器(稀溶液、中间稀溶液和中间浓溶液),布置在第三层;低压吸收器与蒸发器布置在同一壳体内,两者在壳体内下部有真空隔板分隔,上部通过挡液板连通,它们被置于机组的第四层;低温溶液热交换器、溶液泵、溶液泵和冷剂泵置于机组的底层,上述第二层高于第三层,第三层高于第四层。
上述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也可以将第二高压发生器和冷凝器并列布置,它们之间留有冷剂蒸汽通道,第一高压发生器布置在它们的下方;在中压吸收器下方的溶液泵的出口设置再循环喷淋回路,以增大中压吸收器的溶液喷淋量。此外还可将第二高压发生器低位布置,第二高压发生器下部的稀溶液进口与高温溶液热交换器的稀溶液出口相连接,高温溶液热交换器的稀溶液进口与中压吸收器底部的稀溶液出口相连接;第二高压发生器的汽液两相流体出口通过扬液管与第一高压发生器的汽液两相流体进口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781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压机用推料板总成
- 下一篇:一种具有排渣系统的压铸模具抽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