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红外技术进行射频定量控制的妇科肿瘤治疗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79778.7 | 申请日: | 2006-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74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万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0 | 分类号: | A61B6/00;A61B18/04;A61B18/12;A61B18/18;A61N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商宇科 |
地址: | 710032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红外 技术 进行 射频 定量 控制 妇科 肿瘤 治疗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红外技术进行射频定量控制的妇科肿瘤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采用射频方法治疗肿瘤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项新技术。其机理是,在超声、CT或内腔镜的引导下,将针状电极直接刺入患者肿瘤部位,通过射频消融仪测控单元和计算机控制,将大功率射频能量通过消融电极传送到肿瘤组织内,射频电流通过组织时可以使电极周围组织中的正负离子高速振荡,高速振荡的离子因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当温度达到60℃以上时,肿瘤组织产生不可逆的凝固性坏死。
目前,用射频方法治疗子宫肌瘤和其他疾病方面也已日趋成熟。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射频作用于人体局部组织可产生良好的生物热效应,因此,将射频介入到子宫肌瘤内或子宫内膜层,使其产生高热效应后,发生不可逆的凝固、变性、坏死,最后被机体吸收和排出,以达到完全有效的治疗目的。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射频治疗设备大多需要在B超引导下对病变部位进行准确定位,尤其在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中,如果操作者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对B超图像掌握不够,定位不当,就有可能造成子宫穿孔,这时就需要及时施行子宫切除手术,而子宫摘除术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痛苦和精神压力;同时在医院实际治疗中,B超设备的操作和射频设备的操作是由两个人分别完成的,如果欠缺配合或者配合延迟,都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并且,在射频治疗过程中,采用B超进行实时监测时,其基本原理是根据组织的密度差异来诊断疾病的。在射频治疗后,凝固坏死组织与非坏死组织在密度上无明显差异,所以在治疗后,B超不能分清凝固坏死区的边缘,因此不能准确地评估射频治疗后的效果。另外,还要考虑射频治疗的愈后,射频治疗还存在延迟反应,即后期效应:射频消融后的靶处会呈现中心性凝固性坏死,局部组织细胞膜破坏,细胞脱水,发生永久性坏死,其传导性及兴奋性消失。其周围区域有炎细胞浸润,微循环障碍和出血,它可以导致周围组织的细胞膜损伤,永久性坏死及纤维化,从而使损伤灶增大,这取决于消融后继发的炎症反应及对超微结构损伤的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介入定位准确、实时反映治疗进程、提示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防止治疗过度、减少愈后的不良反映的利用红外技术进行射频定量控制的妇科肿瘤治疗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利用红外技术进行射频定量控制的妇科肿瘤治疗系统,其特殊之处在于:该系统包括红外探测系统、中央处理系统和射频治疗系统,红外探测系统与中央处理系统相接,中央处理系统与射频治疗系统相接。
上述红外探测系统包括红外探测器和热成像设备,红外探测器与热成像设备相接,热成像设备与中央处理系统相接。
上述中央处理系统包括计算机和监视器,计算机与监视器相接,热成像设备与计算机相接。
上述射频治疗系统包括射频控制单元、射频发生器和射频治疗头,射频控制单元接入射频发生器,射频发生器接入射频治疗头,中央处理系统与射频控制单元相接。
上述计算机外还接有打印机。
上述红外探测器采用北京瑞泰克科学仪器有限公司IR-480红外热像仪、北京新宇胜利仪器有限责任公司非制冷焦平面红外热像仪等。
上述热成像设备采用康普系列医学影像处理系统。
上述射频控制单元采用XVC-II、III型射频控制单元。
上述射频发生器采用XVC-II、III型射频发生器。
上述射频治疗头采用XVC-II、III型射频治疗头。
由于射频治疗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介入定位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红外诊断成像技术,使诊断图像清晰、直观、不需进行复杂的技术培训。一般临床医师容易掌握,保证了定位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安全保障,并且采用红外监测技术进行手术过程的跟踪观察,不但可以实时反映治疗进程,提示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防止治疗过度,从而保证手术安全有效。其次,在射频治疗过程中,通过红外监测设备实时提供的病灶温度变化信息,由计算机依据事先设定好的治疗模型,及时反馈调节射频能量的输出剂量,确保射频治疗在充分损毁病灶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害,减少愈后的不良反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万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万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797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