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高效节能环保燃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85519.5 | 申请日: | 2006-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56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向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向利 |
主分类号: | F23B10/00 | 分类号: | F23B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4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高效 节能 环保 燃烧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高效节能环保燃烧装置,用于立式或卧式工业锅炉,属于热工设施。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现有燃煤工业锅炉百万台左右,每年新增2-3万台。巨大的锅炉保有量说明燃煤工业锅炉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燃煤工业锅炉水平的现状,燃煤工业锅炉成了我国大气煤烟型污染的主要来源,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的生存环境也在恶化。同时,我国燃煤工业锅炉在使用中还存在着:实际运行效率低(60-65%),能源浪费严重;缺乏现代化节能技术手段;节能改造费用高等问题。从我国未来能源发展战略、目前环保工作面临的形势以及企业的经济利益出发,燃煤工业锅炉未来的发展方向必然是高效、节能和环保。
然而,几十年来国内的燃煤工业锅炉并没有实质的进步,依然沿用几十年前前苏联的燃烧技术。普遍存在燃烧效率低,耗能大,冒黑烟,污染环境等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客观存在于我们国家的各个工业区、城乡厂矿企业中,几乎在现用的各类锅炉前都能看到黑烟和燃烧不尽的炉渣的存在。
即使锅炉生产厂家或一些节能设备厂家推出的新产品,也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煤的高效燃烧问题,其结构依然摆脱不了原结构的影响。环保问题依然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和保护。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锅炉燃烧效率低、燃烧不充分、耗能大、冒黑烟、污染空气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烧充分、热效率高、环保的燃烧装置。该装置既可用于现有锅炉的节能环保改造,又可用于新造锅炉的配套设施或直接作为锅炉的燃烧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一拱形的钢结构内,包含上下两个燃烧室,我们把下面的燃烧室称作1级燃烧室,上面的燃烧室称作2级燃烧室,1、2两级燃烧室之间有通道相连通,连通处与上下两级燃烧室的几何中心线同心或偏心。1级燃烧室纵向截面为拱顶型,2级燃烧室纵向截面为椭圆筒形或倒置的ω形。在1级燃烧室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不同角度并能够调节风量的助燃风孔。下面为炉排,炉排下面落渣区设一炉渣水池,防止炉渣飞溅。2级燃烧室的侧面也设有多个不同角度并可调节风量的助燃风孔;2级燃烧室后面为高温火焰出口。火焰出口可与立式锅炉的炉膛相联接,如果是卧式锅炉,则既可以直接把本燃烧装置安装于炉膛内部,也可以置于外部,连接火焰出口进入炉膛内加热炉管内的热媒介质。
在拱型钢结构内,为一保温绝热层,1、2级燃烧室的炉胆内衬系用耐火材料做成。工作原理
在1级燃烧室两侧助燃风口的作用下,通过调节风量大小,不同角度的助燃风进入1级燃烧室后形成一股强大的循环漩涡喘流,在该喘流的作用下,飘浮的煤粉、煤气混合,在1级燃烧区内高速循环强烈燃烧。在1级燃烧室的顶部,部分轻质、已经燃烧充分的火焰进入2级燃烧室继续循环燃烧,其它的重质部分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继续在1级燃烧室内循环,并继续高温燃烧。进入到2级燃烧室的高温火焰,在不同角度助燃风口的切向作用下,继续形成单循环涡流或双循环涡流,并进一步彻底燃烧完全。最终完全烧净的高温气体从2级燃烧室后部的火焰排出口进入到立式或卧式锅炉的炉膛内,用以加热热媒介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针对现有锅炉燃烧室部分进行了改进。包括炉膛形成了上下两级漩涡喘流燃烧室,大大延长了燃烧滞留时间。助燃给风给氧充足,混合充分,具备了充分燃烧的几个必要条件。燃烧效率高、燃烧充分、完全、无黑烟,无污染,降低煤耗,节能环保。利用该实用新型改造现有锅炉,不会对锅炉的本体造成任何不利影响,不用动改锅炉本体及其任何压力元件,只需要将本实用新型的高温气体出口连接于原锅炉的炉膛内,其节能坏保效果明显,锅炉改造费用低,节省了用户的燃煤耗量,改善了燃煤锅炉对大气的污染,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图1中:1.高温火焰出口,2.二级燃烧室,3.保温材料,4、11.二级助燃风口,5、10.一级助燃风口,6.一级燃烧室,7.炉渣水池,8.基础支撑,9.炉排,12.钢制外壳。
图2中:1.高温火焰出口,2.二级燃烧室,3.保温材料,4、11.二级助燃风口,5、10.一级助燃风口,6.一级燃烧室,7.炉渣水池,8.基础支撑,9.炉排,12.钢制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向利,未经王向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855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